网站首页
学术讲座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网站首页 > 学术讲座
第二届“文献·文本·文字:中西古典学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冯其庸学术馆成功举办
来自: 时间:2021-05-04浏览:

4月23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古代中国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联合冯其庸学术馆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文献·文本·文字:中西古典学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冯其庸学术馆隆重开幕。三十多名学者共聚一堂,就中西古典学研究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会议合照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乌云毕力格,浙江大学中西书院刘迎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沈卫荣,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岗龙,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特木勒,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树林等36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顾文龙,惠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苏良寅,前洲街道办事处主任俞志敏,前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殷骏,前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茹,冯其庸学术馆名誉馆长冯有责也出席了开幕式。冯其庸学术馆馆长沈宏主持开幕式。

冯其庸学术馆馆长沈宏

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顾文龙在致辞中谈到,十几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以“究古人之际,通天人之变,育栋梁之才”为宗旨,积极贯彻“大国学”“新国学”的学科发展原则,不断探索,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国学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使国学教学与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学术视野。

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顾文龙

俞志敏在致辞中表示:前洲街道准备把冯其庸学术馆这一块文化名片做大做响,包括冯其庸学术馆在内的中国红学文化街区和“新四千四万精神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在不断推进,形成一条文化走廊,把前洲的文化发扬光大。他还指出:文献、文本、文字都是史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西方古典学对于“文献、文本、文字”的重视不言而喻。而中西文明相互借鉴,才各自成就了辉煌的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曾经能成为世界文明的高低,就是因为历来能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惠山区前洲街道办事处主任俞志敏

乌云毕力格在讲话中表示:人文学科的学问,离不开文献、文本、文字这“三文”的研究。当下人文学科的学术浮躁现象及其产生的学术“垃圾”,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没有“三文”研究的学术道路,学术理念,学术基本功和学术研究方法。他还指出:我们不必否认其他国家、民族的璀璨文明。因为我们的文明足够早,足够灿烂;我们的文献足够古老,足够丰富。我们以足够的文化自信,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更多的,让国人乃至世界人民感叹和仰慕的文化成就。所以我们需要“动手动脚”,去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及世界文献中发现我们的伟大的古典文明和文化传统。在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历史基础上,树立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必须构建我们的学术话语系统。对此,“三文研究”大有用武之地。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

随后四场主题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吴洋主持,分别由浙江大学中西书院教授刘迎胜、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卫荣、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岗龙、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程浩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阐释“中西古典学研究的路径与方法”这一主题。

与会嘉宾

刘迎胜作了题为“12-15世纪内亚研究使用审音勘同法的语料库问题”的演讲。审音勘同法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汉学家所提出的方法。研究某一时代的词汇,一定要使语音回到当时的时代。使用审音勘同法,和音韵学的方法,可以还原早期的汉语语音。使用审音勘同法首先需要有语料库。最有效的资料,就是直接语料库,例如已经亡佚的《林邑国语》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间接语料库,如研究发现的汉-番对应词;汉语音韵学资料,如《三史语解》;以及间接语料库的继续,如《中原音韵》等。刘迎胜认为:当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这个时代文献中间出现的非汉语的词汇,尽量争取用本民族的双语直接语料库表述,次之,使用本民族的间接语料库表述。再次,使用世界上其他语言碰到类似的音节时汉文的表述。尽管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但这是非常重要的。

浙江大学中西书院教授刘迎胜

沈卫荣作了题为“‘国学热’和国学的教学与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十五年来的实践为中心”的演讲。他认为当下的“国学热”首先时一场社会运动,而并不是学术和教育的进步。为了使之得到持续深入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落实到学术中,通过学术将其深化和推广,并形成一种体制化的学术和教学机制。当前国学并没有融入当前的高校教育体制当中。作为一个学科,国学缺乏明确的和专属于它的研究对象,在分工细致、明确的现代人文学术体系和高等教育体制内,国学依然无家可归。其次,长期以来,“国学”被局限于以儒家为主题的汉族传统文化,这必然助长汉族中心主义思想。沈卫荣接下来盛赞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大国学”的理念和设立“中国古典学院”的尝试。他认为,国学院这种使用传统汉学、藏学、蒙古学等学科所采用的语文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各民族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学术的。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卫荣

陈岗龙作了题为“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的评点与回批”的演讲。清代蒙古族文人哈斯宝把120回本《红楼梦》节译成40回蒙古文译本,并撰写回评,流传至今,在红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哈斯宝也因此成为旧红学评点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哈斯宝的“回批”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叙事线索,一个是对具体文字内容的字里行间的评论。我们也可以把这两个内容分成两大块,一个是哈斯宝对《红楼梦》叙事学层面的提纲式把握,一个是哈斯宝对具体文字的评点。尤其是对具体人物和具体情节的点评,与《红楼梦》其他评点学家的点评有异曲同工之妙。陈岗龙推测,哈斯宝“读法”中所做的“旁加圈点划线”的加批和评点后来被他统一写进每回“回批”的内容中了,于是后来的抄本正文中就都没有了“评点”或者加批。其主要出发点可能就是把零散的个人式的阅读体会重新组织成首尾一贯的评论文字,以便蒙古族读者宏观上把握《红楼梦》全书的思想。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陈岗龙

程浩作了题为“《老子》中的‘妙’与‘徼’”的演讲。“妙”与“徼”是解读《老子》首章的关键概念。他认为,《老子》中出现四次的“妙”,均应根据北大简本与帛书本解作“眇”,意为精微渺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通,深不可识”,体现的就是《老子》所反复强调的“谦退”“隐匿”精神。这一点和《九歌》、《文赋》中的使用现象是一致的。“徼”则应视为“要”的通假,因为“徼”字前常有“所”字,他认为应该将“徼”字理解为动词。在第一章与第二十七章中都用为与“眇”对立的概念,可解释为贪求。“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要”,是将“眇”与“要”视作“无欲”与“有欲”两种状态下的终极追求。至于“众眇”,即“大小”“多少”,“众眇之门”可理解为“多”与“少”的对立统一规律。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程浩

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者就主题发言的内容,同发言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乌云毕力格(左)、刘迎胜(右)

沈卫荣(前排左二)、乌云毕力格(前排中)、刘迎胜(前排右)

4月24日上午,李若晖,杨小亮,华建光,王庆卫等八位学者各围绕主题做了十五分钟的论文宣读。下午,与会学者分为两个会场,分别就汉语古典学和西域古典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学者们就前沿议题、学科融合、中西比较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会场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吴洋为本次会议作总结发言。他总结道,对于古代典籍以及古典文明的研究,虽有中西之别,而无学理之异。“学无古今,学无中外,学无有用无用”,人文学术研究的特点正在于此。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坚持“基于文字、回归文本、考信文献”的研究理念,秉持实事求是、考文责实之学术态度,希望能够与学界同仁一起为中国古典学研究乃至世界古典学研究作出真贡献,因此才有此次会议的举行。同时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向冯其庸先生致敬,将冯其庸先生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吴洋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正式宣布,本次会议圆满闭幕。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

此次研讨会历时3天,于2021年4月25日结束。“文献·文本·文字:中西古典学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从2019年开始,已经举办了两届。这一尝试,就是希望通过参会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学术交流,深度探讨中西古典学研究领域所展开的可能与机遇,深入对话,增进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典学理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