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术讲座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网站首页 > 学术讲座
“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2022年会暨全球化的纽带: 高等教育的未来——全球高等教育管理者论坛”之“文化传播与文明成长”分论坛成功举办
来自: 时间:2022-10-07浏览:

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八十五周年, “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2022年会暨全球化的纽带:高等教育的未来——全球高等教育管理者论坛”于9月29日在国学馆开幕,9月30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文化传播与文明成长”分论坛。分论坛首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哈萨克斯坦学者巴哈提·依加汉教授和英国牛津大学罗伯特·恰德教授依次进行了主题发言。

张江教授从阐释学进入中国的四十余年引出讨论,认为当下中国的阐释学研究仍是较多因袭西方的本体论阐释学,而中国传统经典阐释的经验和理论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张江教授就中国阐释学建构的基础和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释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方法论,基于文字学和训诂学的中国阐释学,阐释学的学科交叉与相融,阐释学理论的实践和应用,中国阐释学形态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张江教授进而提出:只有继承中国传统的学术资源,立足当代中国的文化实践,才能建构中国阐释学,并对世界有所回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庆中教授予以回应。他认为张江教授针对当下学术界经典阐释研究的现状有感而发,既强调中国传统学术自身的阐释经验和方法,也梳理了汲取西方哲学阐释学思想的必要路径;这一讨论不仅在学理上体大思精,也对高校古文字学“强基计划”的未来发展以及国学院的学科建设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杨庆中教授、张江教授和张齐明副教授还围绕中国阐释学与西方阐释学的关系、中国传统学术和现代学术中部分范畴与命题的概念差异、如何将中国固有的学术方法和中国阐释学进行综合考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巴哈提·依加汉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察合台文在哈萨克与清朝交往过程中的媒介作用”。察合台文是一种在15世纪至20世纪初流行于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的语言文字,属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以阿拉伯-波斯字母书写,与现代维吾尔语非常接近。巴哈提·依加汉教授从乾隆帝的一首“御制诗”切入,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几封察合台文书信,介绍了哈萨克与清廷来往的概况、察合台文书信的特征及书信递送的一般体制,展示了当时被称为“回文”或“回语”的察合台文在清廷与中亚突厥语族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媒介作用。这些留存至今的书信既反映了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期欧亚大陆中部的政治变迁及民族分合历程,也展现出当时欧亚草原游牧社会的固有传统、基于伊斯兰教的中亚穆斯林传统、基于藏传佛教的蒙藏传统以及中原汉地的文化传统等各种文化因素的交融和会通。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教授以“蒙古语文与中国西域经略”为题作出回应。乌云毕力格教授指出,蒙古语文在清朝和西藏、回部乃至同哈萨克、布鲁特(吉尔吉斯)、浩罕、巴达克山和爱乌罕(今阿富汗)等中亚各民族及沙皇俄国等地区的交流中扮演着语言桥梁的作用,因此蒙古学在当今的中国西域和中央欧亚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必要对蒙古及其文化在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和清朝国内民族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做新的评估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尔巴衣尔讲师、吴洋副教授等针对托忒蒙古文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路径、今北京故宫与孔庙外所存下马碑上的察合台文等相关问题,与巴哈提教授和乌云毕力格教授进行了讨论。

罗伯特·恰德(Robert. L. Chard)教授的发言主题为“欧洲和日本学者眼中的17世纪中国传统教育”。他借助17世纪在日本讲学的明人朱舜水及其两名学生下川三省、安積澹泊的相关资料,以及17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活动的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Álvaro Semedo)所撰写的《大中国志》等材料,从欧洲和日本学者的视角对当时的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细致考察。与日本和欧洲相比,中国的传统教育更为紧张和严格,尤其强调对儒家经典的准确记忆。下川三省、安積澹泊和曾德昭在不同文本中生动地记录下了这一教育体系下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这些是中国学者因习以为常而忽略记载的细节。罗伯特·恰德教授还以荻藩明伦馆在明治维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例,指出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对文字记忆的极高要求使得学生普遍拥有高水平的读写和理解能力,这一点也为汉字圈国家在近代迅速进行并完成现代化变革打下了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吴洋副教授就朱舜水学术对日本儒学及文化影响进行了回应。吴洋副教授在讨论中还补充了中国传统武术向日本传播的相关历史细节,并指出,国内学界对朱舜水等人的重视不够,实际上朱氏对于日本文化和学术的影响非常深远,其对朱子学、阳明学的反思为日本学者所继承,推动了日本水户学的发展,也影响到近代中国的很多重要文化概念。国学院张齐明副教授也参与了讨论,就曾德昭《大中国志》中丰富而生动的历史记载做了进一步阐述,强调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对教育模式的反作用,同时,也指出曾德昭相关记载可能因其传教士的特殊身份及传教策略而具有一定倾向性。罗伯特·恰德教授对以上问题一一回应,并进行了补充说明。

三场主题发言均以具体的问题和文本为据,以小见大、洞彻幽微,生动阐明了“文化传播与文明成长”在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也让线上线下的参会者再次领略了名师大家的学术风采。

(文字:陈方怡李潍伊 审校: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