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特别报道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环球时报】寻源问道 大笔如橼——走近国学大师冯其庸的学术人生
来自: 时间:2012-10-29浏览:
冯 其 庸 简 历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24年2月生。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专。1949年8月到1954年8月,在无锡市第一女中任教,1950年入党。1954年8月调中国人民大学,任副教授、教授等职。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离休,2005年又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2007年辞退,任名誉院长 冯其庸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石头记脂本研究》《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论红楼梦思想》《八家评批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红楼解梦》等专著三十余种。 1980年,1981—82年,两度赴美在斯坦福、哈佛、耶鲁、柏克莱等大学讲学,获富布莱特基金会荣誉学术证状。1984年12月由国务院、外交部、文化部派往前苏联鉴定列宁格勒藏《石头记》古抄本,任专家组组长、鉴定组发言人,达成两国联合出书的协议。后又历访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作学术讲演,均获高度评价。1996年又应邀赴德国、法国考察敦煌吐鲁番文献。 冯其庸还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近20年着重研究中国大西部历史文化艺术,曾十次去新疆,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三次上帕米尔高原:一次上4900米的红其拉甫,二次上4700米的明铁盖达板,发现并确证1300多年前唐代玄奘取经东归的古道并为之立碑记。2005年以83岁的高龄深入罗布泊、楼兰、龙城、白龙堆、三陇沙,在沙漠考察17天,宿营罗布泊、楼兰、龙城等地七天,创造了83岁高龄入罗布泊、楼兰的新记录。冯其庸的西部考察著有大型摄影集《瀚海劫尘》。学术论文《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山口古道考实》《两越塔克拉玛干》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冯其庸在文史研究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他的《罗贯中考》《论北宋前期两种不同的词风》《战斗的思想家李卓吾》《从“张协状元”到“琵琶记”》《读传奇精忠旗》《彻底批判封建道德》《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全经的现世及其他》《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教官”考论》《曹李两家的败落和“红楼梦”的诞生》《解读“红楼梦”》《千古文章未尽才》等一系列论文,都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主编的《历代文选》和《彻底批判封建道德》等论文,还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他的《玄奘取经东归古道考实》《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全经的现世及其他》《论庚辰本》等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之作。 冯其庸早年从著名国画家诸健秋学,中年又从刘海粟、朱屺瞻、谢稚柳、唐云、周怀民、许麟庐诸先生游,冯其庸书法宗二王,以行草名世而又擅作蝇头小楷亦善作榜书。 冯其庸的画,初学花卉,宗青藤白石。后学宋元山水,最终以山水为主,其所创大幅的细笔山水《丛峦叠嶂》图,宽4米,高1.5米,所作山水长卷画心长22米,都是精心之作。特别是他独创的重彩西部山水,色彩斑斓辉煌,为画史上所无,展出后观众评为“惊彩绝艳”。画史旧有“南宗”“北宗”之说,因此有人称冯其庸独创的重彩西部山水为“西北宗”。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冯其庸书画集》反映了冯其庸诗、书、画、印等方面的深厚的修养,为同类画册中之难得者。 冯其庸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过三次规模宏大的画展和摄影展,一时耆宿如顾廷龙、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季羡林、任继愈、周一良、王世襄、朱家溍 、许麟庐、黄苗子、郁风、史树青、谢辰生、马少波、袁世海、贺敬之、李希凡、范敬宜等都参加了开幕式,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薛永年、刘曦林、李松、水天中、牛克诚等都发表了评论文章,特别是大鉴定家徐邦达先生还为冯其庸的画展填了《木兰花慢》长词,钟敬文、季羡林、钱仲联、启功、饶宗颐、侯仁之、周一良、杨仁恺先生等都为题诗或题辞。各家媒体和报纸都作了重点报导,评论家认为出席画展名流耆宿之盛,为历来画展所无。 冯其庸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汉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名誉主编、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 转自《环球时报》2012年10月24日B8版(“人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