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校长纪宝成论“国学当代价值”(转自 ])
来自: 时间:2010-10-13浏览:
“当今世界,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根本是文化和信仰。”10月1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学院院长纪宝成教授受邀为重庆市市委中心组做了题为——“国学的当代价值”的讲座。 重庆市领导薄熙来、邢元敏、张轩、何事忠、余远牧、胡健康、刘学普、吴家农、夏培度、彭永辉等参加讲座。 重振国学是民族立足的根与魂 何为“国学”?纪宝成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国学院,他认为,国学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的学说思想文化,在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将传统文化放在世界文明的格局中,用现代视野来解析。 当今社会,为何重提国学?纪宝成说,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竞争如此激烈,中国凭什么彰显中国特色,“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没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就没有民族之本、民族之魂,民族复兴无从谈起。”纪宝成回溯了近百年国学没落历程,认为是时候了,应当继承文脉重振国学,让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谈到传统国学的当代价值,纪宝成认为至少有五个方面。第一,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工程彰显“仁政”智慧 “在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中,治国安邦的学问地位最为尊崇,德治和仁政是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在阐述国学当代价值的过程中,纪宝成盛赞重庆的诸多民生之举。 纪宝成说,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与世界各国保持和而不同的关系,便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的重要成果。而重庆实施“三进三同”、“大下访”等举措,从根本上关注并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这就是“仁政”,他说,“我很赞同民生工程本身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 而重庆首创的土地交易所,解决城市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资金等问题,在纪宝成看来,这是“道法自然”。他说,利用市场化手段化解城乡统筹改革的矛盾,是高明的政治智慧,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纪宝成说,《孟子》里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打黑除恶一方面是反腐败打击黑恶势力,实际上也是保护人民群众的资产,“肉霸、菜霸横行,老百姓如何安生?” “我很高兴看到重庆的小学生开始读诵经典。”纪宝成认为,从青少年开始延续国学文脉,未来中国才有立足世界之本。 在家的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中央在渝单位、部分金融单位、在主城区的普通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委人大工作会的区县领导等共计800余人参加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