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务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网站首页 > 教务
国学院西域古典系师生呼市之行
来自: 时间:2016-10-23浏览:


20161015日至1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教授应邀携3名学生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参加“清代以来蒙古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大会”。同时,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同学们相继参观了位于呼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博物馆、古迹遗址及自然风光。这样的游学方式让同行的学生们既能在学术会议中了解蒙古史领域研究动态,又能于实地参观中增加感性认识,启发学术思想。

15日上午,同学们跟随导师参加了“清代以来蒙古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大会”开幕式。本次会议由中国蒙古史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于永教授主持。开幕式始,由同时担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的乌云毕力格教授致辞,他首先对承办此次会议的单位表示感谢,其次向与会人员汇报了蒙古史学会的发展壮大情况,最后在向多年来不断努力的会员们致谢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史学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在随后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相继发言,同在座人员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成果,共同促进蒙古史学研究的发展。


下午,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呼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其展出的文物是由19575月建成的内蒙古博物馆内的文物搬迁而成。博物院目前主要在3个楼层分设展厅:二层展厅不仅介绍了内蒙古地区远古世界和自然资源的情况,还通过现代航天科技的陈列展示了内蒙古人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三层展厅通过陈列的文物集中展现了草原文明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四层展厅则以专题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多元的草原文化。馆内不同时代的展品不仅是对历史上草原儿女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光辉业绩的真实写照,对于参观者来说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和意义非凡的文化体验。


随后,同学们乘车赶赴大召寺。该寺庙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成吉思汗17世孙阿勒坦汗于1579年(明万历七年)创建,次年建成,是呼市最早建成的格鲁派寺院。“召”是藏语,指释迦牟尼佛,借入蒙古语后成为指寺庙的词。该寺汉语又称“弘慈寺”、“无量寺”,因寺内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同学们在参观寺内佛像、壁画等文物的过程中,不但能欣赏到不同建筑的艺术风格,还能了解到当时的宗教生活。当日游学的最后一站是建于清朝的五塔寺,因寺后有五塔而得名,原名为慈灯寺。呼市的寺庙众多,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并将满、蒙、汉等多民族文化与佛教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让来自不同领域的参观者均能汲取新知、收获启迪。


16日清晨,师生共同前往蒙古草原上的格鲁派第一寺——美岱召。美岱召,位于土默川平原,原名灵觉寺,清代改为寿灵寺,最早是由上文提到的阿勒坦汗于1539年(明嘉靖十八年)所建的王城,1565年成为蒙古金国的都城,1606年都城东迁呼和浩特后改为寺庙,成为藏传佛教圣地。由此可见,美岱召“城寺合一、政教一体、人佛共居”的特点已是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美术史等多个研究范畴所依据的重要史料。其中,壁画是美岱召的突出代表之一,以大雄宝殿为例,它以佛教故事画的形式向后人展示了明朝蒙古金国政教发展情况,亦成为研究明清民俗、服饰的珍贵原始史料。师生们参观美岱召颇久,不仅因为它恢弘大气、古朴典雅的建筑,更因为作为古迹的美岱召在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后,仍能向后人传递真实的历史信息,这点已弥足珍贵。


呼市之行的最后一站,师生们来到了敕勒川。提起敕勒川,就不得不联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川》,关于民歌中提到的敕勒川的地理位置考证,古今均有争议,但师生们所游览的位于土默特左旗境内的敕勒川确不负“天苍苍,野茫茫”的美誉。师生们首先前去圣主广场瞻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诸子诸将的雕像,被尊为圣主的成吉思汗端坐在由日月火组成的穹顶天宫的正下方,其四子分别以面向四方的策马之姿位于雕像底座四角,象征着他的儿子们为他征战四方、开疆拓土,十二得力战将分列于广场两侧。威武雄壮的雕像同周围辽远壮阔的景色遥相辉映,而敕勒川的风景如画离不开哈素海的滋润。老师介绍说,哈素海,蒙古语“阿速海”的古称,阿速是蒙古一部名称,该部起源于北高加索地区的阿兰人,今奥赛梯人的祖先。该湖名今人译为哈拉乌苏(qar-a usu),意为“黑水湖”,是错误的。因黄河流经此地变道,也就是所说的“黄河龙摆尾”现象而成,素有“塞外西湖”之称。时值十月,湖泊上的芦苇荡一望无际,也让前去的师生们见证了落日下“江水长,秋草黄”的唯美画卷。


在为期两日的游学里,同学们不仅聆听了专家学者的讲座,还探访了文物古迹、游览了自然风光,收获良多。希望这种“游”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增长阅历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