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课程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持续更新中)
来自: 时间:2016-09-24浏览:

国学基础教研室

1.古文字研究(2学分,硕士研究生,学科基础课)

授课教师:华建光 副教授

     该 课程在文字学和《说文解字》研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古文字材料的逐字细读以及古文字考释名作的研读来提高学生阅读古文字材料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真正 准确有效运用出土文献夯实基础。因此,该课程和出土文献研究课程有较强的呼应关系。具体来说,该课程主要讲授以下内容:古文字学需要的基本素养;古文字材 料的分类介绍;古文字考释的基本方法;甲骨文选篇研读;金文选篇研读;简帛文献选篇研读;古文字考释名篇研读;异文分类——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对读;等 等。

2.历史语言学导论(2学分,硕士研究生,方法课)

授课教师:华建光  副教授

     该 课程结合来自不同语言的实例,介绍研究各语言发生学关系和接触关系以及语言自身内在演变的理论、方法和基本概念,旨在提高学生把握汉文文献历时语言差异的 能力,以及整合学生(主要是西域历史语言方向的学生)自身本科阶段所学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吐火罗文、波斯文等语言的知识。具体来说,该课程以教师 专题讲授和学生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和研讨以下专题: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词汇扩散理论;方言地理学;汉语的词汇化过程;汉语颜色词的演变;汉 语介词“于”的产生;汉语“是”的产生;语法化理论;语义地图理论;等等。

3.古代汉语语法专题(2学分,硕士研究生,专业课)

授课教师:华建光  副教授

     与 历史语言学侧重理论和方法相比,该课程更侧重语言描写,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语法系统,从中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具体来说,该课程包括以下专题:词类划 分与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的产生和消亡;结构助词“所”“者”“之”的功能分析;古代汉语的代词系统;古代汉语的介词系统;古代汉语的连词系统;量词的产生 过程;动补结构的产生过程;等等。



国文教研室

1. 宋词研究 (2学分,硕士研究生,专业课)

授课教师:诸葛忆兵  教授

     1.宋词之兴盛;2.宋词情感价值评估;3.宋初词坛之萧条;4.晏欧词派;5.柳永与俚俗词派;6.苏轼之“以诗为词”;7.大晟词派;8.李清照之独辟蹊径;9.南渡词坛;10.姜夔与风雅词派;11.稼轩体;12.梅溪词与梦窗词;13.宋末遗民词人群体。

2.中国古代文艺学(2学分,研究生,专业课)

授课教师:郭文仪  讲师

    课程以中国古代代表性的文艺理论为中心,对中国古代文学原理、文学审美特征以及文艺理论发展的内在理路与背景诸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课程以专题形式展开,并适当组织学生针对特定概念或论题进行讨论。

3.明清诗词研究(2学分,研究生,专业课

授课教师:郭文仪  讲师

     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对明清诗词的发展流变、艺术特征、文学成就、接受与创新、相关评点以及明清诗词理论有一总体把握。在了解明清诗词历史脉络与成就的基础上,精读部分作品,结合格律与当时及今人的评点与研究,掌握古典诗词文本精读的能力。



国史教研室

1.秦汉魏晋出土文献研究(2学分,研究生,专业课)

授课教师:孙闻博 副教授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以秦汉魏晋出土文献的各种文本为核心,对重要出土文献的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学术价值有所了解。2、掌握学习、研究重要出土文献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思考和体会出土文献与历史研究的关系。

2.史料学

授课教师:孙闻博 副教授(2学分,研究生,专业课)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种基本史料为核心,对先秦至隋唐重要史料的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学术价值有一个基本、系统的了解。2、了解有关史料学的重要论说,建立对史料把握的基本认知。3、获得对学术论文、论著中史料运用的进一步体会。4、掌握学习、使用史料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思考和体会史料学与历史研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