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学行程简述
是否重视实地考察是区别传舆地学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标志,学习历史地理学,野外实地考察是必须进行的途径。刘老师多次跟我们说过,即便没有院里的游学安排,作为历史地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学会进行实地考察,他也必然会带领大家进行类似的活动。2015年10月17日和18日,在导师刘新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山西,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游学之旅。此次游学,我们以雁门关和外长城得胜堡为核心,展开对晋北、冀西北的明朝内外长城防御体系的实地踏察,同时考察了大同古城。考察范围主要以晋北大同盆地为中心,北至山西、内蒙古交界(外长城沿线),南至雁门山南的繁峙、代县(内长城沿线以南)。具体路线如下:
Day1:北京-易县-紫荆关-繁峙县-代县旧城-雁门关-新、旧广武城-广武汉墓群-应县
Day2:应县木塔-桑干河流域-御河、饮马河-得胜堡及周边三堡(外长城)-大同旧城-上、下华严寺-大同火山群-北京
大同市地处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周围环山(被阴山、燕山、吕梁山、太行山四大山脉环绕),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同位于晋、冀、内蒙交界,是历史上草原文明与中原政权 首先发生冲突与融合的咽喉要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争要塞。晋北地区的内外两道长城即依山势而建,大体沿东西走向,将大同盆地夹入其中,共同组成了此地区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
本次游学所考查的长城遗址,基本上都是明代所修(或重修),关于“内外长城”、“内外三关”的说法也都是明代针对北边的军事防御体系中的称谓,因此在讨论时,也大体在这一时间段的语境内,在明代边境政策、军事制度、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来思考。当然这并不代表在认识这一带的遗址时我们就脱离了历史背景,不看之前的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沿革,我们仍会关注例如雁门关在唐代前后关口的变化,或者军堡土墙遗址的包砖痕迹等等各式各样的问题,至于再向前追溯的比如晋北长城历代的位置移动、功能变化、战国古长城的存在等等,暂不讨论,文力疏浅,仅此而已。
二、重点问题分析
1.关于雁门关西陉
今址雁门关位于山西北部的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是明洪武七年(1374年)修筑后历经修缮所留遗存。现存东西两城门,东门外有李牧祠,西门外有“杨六郎庙”,关城已开发成旅游景区,城楼、祠堂都经过翻修,登上城楼,仍可见关城两边沿山脊延伸的长城土墙、烽燧遗存。雁门关作为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交流碰撞的主门户,既是历史上嗜血攻防的著名战场,也是民族间通商互市,贸易往来的最前线。今天的雁门关景区内,特别修建了两条“民族文化街”,大概想要表达的就是它这个特殊意义。
图1:雁门西径关(白草口)外旧广武城
《雁门关志》中介绍雁门关:“句注山,古称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东陉关,两关石头边墙联为一体,历代珠联璧合互为倚防雁门关明代前址西陉关,东陉关倚防;明代后址东陉关,西陉关倚防。”这里讲得很清楚,也基本反映了众学者对雁门山的相关考察研究。雁门关在历史上有双关口,唐代及以前以西陉关为主关道,且以句注塞为名,至唐武周复建关城方改为雁门关。而宋、明以后,才在东陉关旧址上复建雁门关并沿用至今,流传甚广的杨家将的故事中杨业父子抗辽的战场就在今东陉雁门关,可见此时的军事防御重点已经向东陉关转移了。
经过史念海《论雁门关》、靳生禾、谢鸿喜《关于雁门关年龄、遗址的考察和考证》等诸多学者的研究考证之后,我们可以知道西陉关旧址在今白草口附近,位于雁门关西南约5公里处。然而我们至今尚不知道关口向东转移的确切原因。《宋史·杨业传》载:“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鉴于长城修筑的目的在于阻止北方民族的南下,那么关城的变化应该也是跟随北方民族发动战争的方向的变化进行的,也就是说关城位置的变化更多反映的应当是北方民族进攻策略的变化,而不局限于中原防守政策的改变。例如上面《杨业传》中记载的一次交战中,“契丹入雁门”,表明契丹有明确的进攻方向即东陉关,而杨业率兵从西陉出,背击之,相当于从西陉抄小道把契丹军队从背面包围了,可见中原守军对西陉关口还是十分熟悉且仍然能够灵活运用的。那么东陉关的崛起多半还是由于宋、明以后北方部落的进攻区域的改变决定的,而北方部落为何改变南下方向,是因为从北方进入西陉关口的道路不再通畅?还是因为东陉关口有何吸引他们的特殊因素?刘老师提醒我们要以周边的环境变化即雁门关两侧,特别是北面桑干河流域的变化出发,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来思考。东陉关(今雁门关)崛起的原因,尚需详细研究,此不赘述。
2.得胜堡周边
此次考察另外一处存有疑问的地方,在得胜口内得胜堡及周边三堡。关于此地军堡的资料,与我们实地考察所见的情况稍有出入,其中矛盾集中于得胜堡马市的具体位置的辨析,下面三幅图分别是我们实地考察所见军堡分布情况,以及文献资料中出现的两种互相矛盾的关于马市位置的观点。
图1:雁门西径关(白草口)外旧广武城
图3、图4:得胜口内四堡及两马市位置示意图,据网络卫星图转绘
明代在北边修筑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按都司卫所的军事制度,下设防区、军镇、卫、所等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军事治所。这些大大小小的军堡相互连接支持,共同构成了抵御北方军事力量的完整防线。这次我们实地考察的得胜堡、镇羌堡和另外两个不能定论的军堡,在地理位置上由于紧挨外长城城墙,是沟通南北民族交流的重要地点。上面三幅图中红线标注的就是外长城的城墙遗址,西南角最大的方形是得胜堡所在的地方,东北角为镇羌堡,其余两处存在争议。其中1号关城堡,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载,应为互市的中马市,且后来经过扩筑;得胜口内的马市则得名于当地村民的俗称,推测可能是存放马匹之处。
明代马市是中原与蒙古部落之间,在战争中摸索和平的试验点,是在边关无战的大环境下,蒙汉互市,进行民族交流的实验性的“商区”。《明史•兵志四》中记载:“马市者,始永乐间,辽东设市三,二在开原,一在广宁,各去城四十里。成化中,巡抚陈钺复奏行之后,至万历初不废。嘉靖中,开马市于大同,陕边、宣府相继行。”其中,开于嘉靖年间的大同马市即包括图中所示的马市。另外,明《三云筹俎考》有一条说:“(嘉靖)三十年三月,诏开马市。”、初开马市于镇羌堡”,正是明确指示的此处的马市,也表示这一处马市归于镇羌堡管辖。又有“本堡边塞首冲之地,阖镇大市集焉。……今款和熄燧,但每遇互市,东西名王率众数万蜂屯城下。虽届期道将悉至监临,又依附得胜为之后劲,藉以无恐,然事变呼吸,防御之策不可不周慎也。”则马市又依附得胜堡,得胜、镇羌二堡同为拱卫马市的军事据点。同时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从历史意义来看,我们说马市的设立是加强多民族融合的重要举措,对蒙汉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但从当时的实景情况来看,这些军堡依旧为防止蒙古部落的南下而战战兢兢,要说边境有多么和平相处还是大可不必的。
关于得胜、镇羌二堡所摄马市,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如图三)认为位于长城城墙以北且与城墙直接相连的方形区域为马市,并根据《三云筹俎考》所载《北东路参将分属图》,认为它与图中记载的镇羌堡北的长城北侧的马市相符。然而如果长城北侧为马市,那么没有任何文献对另一个明显是军堡的堡子有记载,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二号堡子与镇羌堡相对称,如果不是马市,起码应该有相关用途的记载。更何况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二号堡子的外墙内没有建筑的遗存,只有一整片空地,如果说这片空地在当时就是耕地,那么把耕地特意耗费精力和财力用墙围起来,也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这种观点下,二号堡子的用途成了新的疑问。
第二种观点(如图四)认为,与城墙相连的为城楼的瓮城,二号堡子则为当时特设的马市。这种看法单从地理位置来看较为合理,在实地考察中也确实在一号堡子的南墙(长城城墙)发现了类似于城楼台基的遗址。但是同时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长城城墙处有瓮城存在。因此这里只列出两种可能性,不能做出最后的定论。
得胜口关城墩台
三、总结
这次游学我们从房山西南出京,经过易县县城西入太行山,沿途山区随处可见烽燧、军堡的遗存,到了雁门关,登上城楼,四周也都是城墙的残址,再后来到了广武城和几个军堡,来到了平原地带,举目可见仍是断断续续又不曾断绝的古老城墙。这些古迹都不再高大威武又很残破,起码比起雁门关新修的城楼和大同市在建的城墙,它们显得老旧又沉默。可是它们只要寂寞地伫立在那,在那种我们能远远望着的地方,就会显得超凡脱俗,高贵万分。大概是因为它们是一块块有故事的段墙,或者它们为我们的故事提供了想象的基座,比如猎猎长风,比如擂擂战鼓,比如一个身着软甲的士兵,踏着寒霜,吸着鼻子,悉悉索索得走上一个烽燧,看着远方无尽的苍凉和尚未来临的敌人,漫不经心地等待下一次的换班。这些地方帮助我们想象一些事情,而有些事情是值得被铭记的。时间仓促,短短的两天游学时间,行程超过1100公里,除了上述两个重要地点外,还仓促游历了代县旧城、应县木塔、大同旧城及大同火山群,目光所及,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亲切交流中学习到很多,却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
感谢这次游学。
原昕
2012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田惠民. 大同得胜堡石刻题记释读[J]. 文物世界, 2009, 05期:40-42.
2. 靳生禾, 谢鸿喜. 关于雁门关年龄、遗址的考证和考察[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第2期:78-81.
3. 刘燕芳. 论雁门关的历史作用[J]. 文物世界, 2012, 第6期:40-43.
4. 王金平, 郑勰. 明代边关军堡得胜堡形态探析[J]. 中国名城, 2011, 第7期:35-40.
5. 杜春梅, 王杰瑜. 明代大同镇城堡考[J]. 文物世界, 2007, (4):26-30.
6. 师悦菊. 明代大同镇长城的马市遗迹[J]. 文物世界, 2003, 01期:33-37.
7. 王永茂. 明代雁门关防御体系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第4期:54-58.
8. 刘翔宇, 丁垚. 大同华严寺百年研究[J]. 建筑学报, 2013, 第S2期:169-173.
9. 员海瑞, 唐云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善化寺[J]. 文物, 1979, 11期:90-92.
10. 郝成文, 席庆华. 雁门关下的几座古戏台[J]. 中华戏曲, 2008, 第2期: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