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届词学研讨会选题多样,视野开阔,既有前辈学者的扎实考据,也有年青学者打通中西、融贯思想史与文学史的努力。通过参加词学大会,我有幸聆听到大陆及港台诸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本人研究颇有启迪。现就一部分会议论文进行总结和评析。
1. 钱建状《读艾朗诺<才女的重负——诗人李清照及其接受>》评析
钱建状先生的《读艾朗诺教授“才女的重负——诗人李清照及其接受”》是对西方汉学力作的一次回应,体现了年青一代的学者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迎接西方理论的洗礼,迎接海外汉学的挑战和助力。此篇书评准确地挖掘出艾朗诺教授著作中的优胜之处,并指出其不足。
钱先生指出,艾教授的著作(简称艾作)是以女性主义为基石,借助于隐喻与心理分析,对李清照的作品进行分析。借力西方数十年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成果,是艾作中最特殊、最具西方意识形态的部分。艾教授认为李清照的接受史是操纵主流话语权的士大夫的女性观的变动史。士大夫以不同的标准区别对待李清照与宋代男性词人的创作,或道德家式地进行苛责,或居高临下地予以赞赏。此外,古代批评家们还简单地假设李清照词中不存在角色扮演,而是本色演出的。
我认为,钱先生虽然准确地把握了“女性主义”这个要素,但他的论述逻辑显得混乱,对于女性主义的论述流于肤浅,从未给女性主义批判方法以明确的界定,也并未深入分析艾教授是如何运用女性主义批判方法的。在逻辑结构上,女性主义一节中的大部分篇幅用于讨论李清照作品的辨伪问题,导致核心主题“女性主义”论述得十分单薄,以至于使读者几乎不太明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到底指什么,也就无法理解艾教授这部著作的独到之处。至于钱先生说“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如盐在水,不见踪影。”但问题是他并没有将艾教授如何运用女性主义批判深入浅出地分析出来。通观第一节,可以看出钱先生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和研究是十分匮乏的,以至于无法承担起圆满论述艾作中对于女性主义的运用。
在第二节中,钱先生论述了艾教授如何运用隐喻和心理分析的手法来解读李清照作品。相比于第一部分,逻辑清晰,但举例似乎失当。在隐喻中使用《词论》中李八郎的例子,但实际上,李清照自喻为八郎这点并不十分隐晦,隐喻性质不算很突出,可考虑更换其他例子。心理分析部分举例过少,导致论证单薄。
总之这篇书评的宏观把握能力很好,但逻辑结构上极需加强,论证需要继续深入,行文仍有极大的提高空间。
2. 薛泉《宋人词选自选词探赜》评析
本文选题角度十分新颖,着眼于宋人自选词集,从中挖掘自选集编纂的动机和选集反映的作家心路历程。本文也分为动机和心路历程两部分进行论述。在第一部分,作者从“尚名意识”出发,认为南宋词人,尤其是江湖词人编纂个人词选的主要动机是求名以资干谒,并引用词人自序为证。第二部分,作者认为自选词能清晰地展示出词人的一段心路历程,列举了三位词人作为例证:黄昇、赵闻礼和周密。其中,黄昇自选词,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其从“少年有志封侯”到“长作溪山主”的一段心路历程。赵闻礼的自选词,集中展示出其羁旅行役情怀。周密的自选词比较清晰地记录了词人由深沉的家国忧患,到强烈的故国情结的一段特殊心路历程。
本文最大的问题在于文不对题,即,虽然题为《宋人词选自选词探赜》(这个题名也有语病,建议改为《宋人自选词探赜》),但实际上只涉及南宋三位词人黄昇、赵闻礼、周密,且其中绝大多数篇幅都贡献给了周密。所以文章主题实际上暗中偷换为南宋三家自选集编纂的动机和心路历程。以三人自选集概括宋人自选词的特征,犯了以片面概括整体的逻辑错误。
此外,在结构安排方面,建议首先描述宋人自选集的概况,比如哪位词人自编了哪些词作,收录了什么类型的词作,这些自选集的用途为何。概述可以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也是后文继续分析的基础。而本文缺乏现象描述,开篇第一部分就分析成因,殊为不妥。
在寻找自选集编纂的原因时,作者只给出了一个原因,即求名意识。问题在于,求名意识人人皆有,为何只有黄昇、赵闻礼、周密编选了自选集,而其他词人不这样做呢?此三人有何特殊的原因导致他们编纂自选集,作者并未深入探究。在第一部分结尾,作者说“一言以蔽之,宋人的尚名意识是促使自选词进入宋人词选的一个重要因素。透过它,可窥宋人词选编者各自内心世界之一角”,诚然尚名意识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其他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尚名意识是自选集编纂的原因,如何能“窥见内心世界的一角”?心路历程实际上是第二部分论述的主题,此处却杂入第一部分中,显得文章逻辑混乱。
第二部分中,关于黄、赵二人的心路历程比较完整,但周密的《绝妙好词》与南宋之亡亦有巨大关联,恐怕以词人一己的“心路历程”难以完全概括周密自选集编纂的动机与宗旨。对于周密词选的分析如流水账,难以把握全貌。此外,本文缺少结论段,虎头蛇尾。
评析人张健教授的一条建议也有参考价值:可否将后人选周密集与周密自选集进行对照,从差异中发现可以研究的问题?
3. 谷卿《“清空”与“骚雅”的思想归属及其间之互动融通》评析
本文主要讨论张炎词论中的两组重要概念清空与骚雅的内容和思想归属。首先,作者分别分析了“空”与“清”在张炎词作中的表现形式。他认为,张炎词中有两种表现“空”的方式,一是从空间角度,以一些与“空”相关或暗喻“空”的字词短语嵌入词句之中,借以构设出“空”境,二是从时间角度,用“当年/如今”、“旧时/而今”这样的二元结构,从时间方面显示出目下的“空”感。而“清”意味着情感表达淡薄,表现出一种野逸枯寂的纯粹境界,甚至连“空”境中的怀古伤今之情都没有,以致极似具有宗教意味的“圣洁”之境。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开始探讨清、空的思想来源及其与骚雅的互动。他认为,张炎生活的宋元之际,是佛道二教由对立走向融合的时代,《词源》中“清空”范畴的提出与这种思潮有关。作者指出张炎于元初曾豫修缮写金字藏事,又尝于佛寺中捐造无尽灯、舍田供养等事,所以潜意识中受到佛教影响是极有可能的。此外,除了清空之外,张炎也注重“骚雅”品质的建立。这种看法的大环境是南宋词坛“复雅”的趋势和理学背景下对诗教传统的回归。这意味着作为儒家思想之要素的“雅正”对以“清”、“空”为代表的道释思想进行了建立在互动融通基础上的统摄和矫济。所以,从“清空中有意趣”到“骚雅”的内在逻辑,正体现了三教思想质素在张炎词学理论与思想体系中融汇、互动而自足的独特情态。
第三部分分析“骚雅”的思想内涵与姜夔词的抒情方式。作者认为,张炎词论中所指的姜夔词的骚雅在于继承了楚辞比兴怨刺的特点,而在表达上又委婉含蓄。“托物寄兴”是“骚”的内涵,“隽永委婉”则指向了“雅”。
本篇论文最大的特点在于旁征博引国内外研究(尤其是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和扎实的功底,也是年轻一代学者的锐意进取精神的表现。对于张炎词作中“空”与“清”的表现的分析能够立足文本,对词作进行细致的解读,总结出空间之空、时间之空、情感之空等特点,颇有可称道之处。但本文结构相对混乱,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困难。前两部分主要围绕张炎词作的清空特点和清空与骚雅的互动展开,第三部分基本撇开张炎而主要在论述姜夔词作中的骚雅特点。由于结构上的混乱(背后是思路的混乱),所以在内容提要中就已经让人摸不清头脑,前面说“清、空在张炎词作中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后面说“骚雅决定了姜夔词的独特抒情方式,也塑造了姜夔狷洁的文化人格,对后世词学创作与词学思想均有重大影响”。在短短一段中,前张炎后姜夔,造成主旨不明和阅读障碍。我以为,姜夔部分可删去,将重要观点分散在前两部分中进行论述。更何况在姜夔部分中也未分析清空与骚雅的互动融通,更是严重偏题,显得枝蔓错杂。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分析张炎词作清空、骚雅的互动,将其思想归属定为佛老与儒家的交流。但唐宋两代,文人大多数都受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何以证明张炎的独特性?况且张炎的清空观念是否来源于佛老也值得怀疑,作者只举出“张炎于元初曾豫修缮写金字藏事,又尝于佛寺中捐造无尽灯、舍田供养”作为证据,就认为张炎的空观来自于大乘龙树菩萨的空观,这种因果关系无法成立。因为做捐香火钱等佛事并不等于研究佛教空观并将其应用在词论与词作中。第二部分花费了大量篇幅引用艰深的佛教论典,而对于佛理与张炎词论因果关系的论述却蜻蜓点水般地略过了。究竟佛理是如何影响张炎的,这点始终没有得到深入的分析。至于道教思想与张炎清空观的关系,更是只字未提,只是描述了宋代之前道教的发展而已。
综上,我以为本文的第一部分相当精彩。作者的阅读面相当广泛,并能吸取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第二部分基本等同于材料的大段堆砌,分析论证十分薄弱,第三部分则严重偏题。所以本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 朱慧玲《刘克庄词学思想论略》评析
本文主要梳理了刘克庄散见在序跋、词作中的词学理论。作者认为,刘克庄的词学理论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提倡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对“流连光景,歌咏太平”的作品颇为微词;二是在提倡豪放词风的同时强调词之为词的审美特征,具体体现在对理学家贬抑缘情词曲的不满(间接证明了刘氏对词体缘情的肯定)、对词当协律可歌的特性的重视和对婉约风格词作“秾纤绵密”之婉美之致的欣赏上。但刘克庄从词的现实功利性与审美娱悦性出发,认为二者都有其不尽完善之处。刘克庄认为理想的词作是能兼得周、柳、辛、陆之长而弃其短,流丽而不轻慢,富有新意而不与传统内容相触牾。抒写“花卉”、“闺怨”皆词之所长,切于政教的“骚人墨客之豪”、“放臣逐子之感”则借之、托之以传达。可见,其还是以抒发情志为指归的。这是南渡以来词人借香草美人以寓托身世家国之感的理论总结,也是刘克庄对传统词学观的一种超越。
我认为,本文对刘克庄词学思想有整体的把握和较为精确的概括,但在理论挖掘上缺乏深度,可以说是在一个较低的高度上自圆其说。可以继续探讨的问题包括刘克庄的词学思想实际上也受到南宋政治环境与词坛风气的影响。南宋时功利词学思想并不只刘克庄一家独有,而是成流派的。那么,“刘克庄对传统词学观的一种超越”这种功绩能否完全归于刘氏值得进一步探讨。
5. 李静《宋代酬赠词的性别差异》
本文从宋词酬赠的性别差异着手分析宋词的不同特色,颇具新意。第一部分论述以女性(妓女为主,尼姑次之)为酬赠对象的词作,列举张先、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的相应词作,得出结论:宋人赠妓词的模式是或重点描摹所赠歌儿舞女的色艺,或诉说写作者与歌妓之间产生的恋情。第二部分论述以男性为酬赠对象的词作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多元化。柳永的酬赠男性词以干谒为主,带有谀美的特征,而张先、苏轼在酬赠词中,或述樽俎宴筵之乐,或叙离情别意,甚或借杯斝壶觞以自述心志,充分体现了文人酬赠词功能的全方位扩展。南宋时辛弃疾与陈亮等人的酬赠之作不但发抒一己之情志,且以唱酬之作讨论国势,共议抗金规复之大计。第三部分探寻这种差异性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花间范式的影响、宋代士大夫审美与主体的身份认同等或许可以看作是造成酬赠词因酬赠对象性别而不同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花间词在赠妓词中大量的对于女性容貌和伎艺的刻写的传统影响了赠送女性的词的写作,而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地位差异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是一篇标准的学术论文,结构明晰、论证有力、论据充分。我有一点意见,即,赠给男性的词作实际上和赠给男性的诗作有类似之处,不外乎干谒、友情等,在唐诗中体现得尤其明显。那么这个强大的传统是否在词作中也有所体现?唐人酬赠诗与宋人酬赠词在本质上是否一致或发生了变异?或者可能情况是这样的:赠送给男性的词作延续了赠诗的传统,题材境界开阔,而赠送给女性的词作才是从花间到宋代的一个变异,由于女性的歌妓身份,词作也相应地偏向艳丽和言情。如果作者能将这个因素纳入分析中,本文将更加严谨深入。
6. 谭新红《论宋词“绝唱”》评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宋代被誉为“绝唱”的120首作品。其最大的特色在于统计分析,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对宋词“绝唱”的创作队伍、时代分布、作品的题材分布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暗合了王兆鹏先生在开幕式上所展示的宋词研究前景。首先,本文结合王兆鹏先生《唐宋词的定量分析》中总结出的主要词人、著名词人综合排行榜为衡量尺度,对比绝唱词人与主要词人、著名词人的交叉与差异,从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本文的第二部分将目光转向绝唱的评价者,发现宋清两代评价绝唱的词论家远多于元明两朝,而这也与词的兴衰变化有密切关联。之后,作者从题材、时代两个维度对绝唱词进行分类总结,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我认为,本文的切入点新颖,研究方法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展现了宋词绝唱的基本面貌。一些值得继续考量的问题包括,这些词作是什么范围内被称为绝唱的?比如苏轼“明月几时有”一首的评语是“古今咏月词尽废”,那么这首词应是咏月词中的绝唱,与其他绝唱能否在同一维度上进行考察?此外,本文在结构上可以稍加调整。可将4、5部分对于绝唱的题材、时代的分类调至第2部分绝唱的发现者前,这种使行文更为流畅。其他可以继续探讨的点包括绝唱在宋词评价体系中的地位等。
7. 张巍《宋代歌词艺术系统论略》评析
本文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以宋词为核心的艺术系统,审视了创作、表演、观赏等多个环节,独出机杼地还原宋代歌词的真实艺术环境,选题可谓慧眼独具。作者分别总结了宋词艺术系统中的六类行为主体、四种艺术工具和四种艺术产品,并对其在艺术系统中的功用分别加以论述。
这篇论文最大的优点在于将宋词作为艺术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尽量还原历史真实艺术环境,在此系统化的背景中对影响宋词创作的因素进行考察与分析。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推敲。首先,艺术系统的划分要有逻辑性,六类行为主体、四种艺术工具和四种艺术产品的划分要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关联性,而不是随意组合而成。比如,作者将行为主体分为乐工、词人、歌女、听众、书商(出版社)和读者。实际上,乐工和歌女同属音乐表演者,无需划为两类;同理,听众与读者都属于接受者,何必区分?我建议,可分为创作者(词人)、表演者(歌女、乐工)和传播者(书商)。再比如,作者认为四种艺术工具是乐器、毛笔、经过专业训练的歌喉和雕板。这种分类依然不合理,这种不合理来源于上一层次分类的不合理。如以创作者(词人)、表演者(歌女、乐工)和传播者(书商)为三类行为主体,那么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也显而易见。创作者主要用笔墨纸砚进行写作,艺人使用乐器进行表演(歌喉显然不属于工具。如果歌喉属于工具,那词人的学识才华也可属于工具了),传播者用雕版等方式进行传播。最后,作者认为四种艺术产品分别是乐曲、歌词、歌声和词集。我认为,歌声不应属于艺术产品,而歌词和词集相互交叉,不应分别开列。
除此之外,作者在第二部分专谈歌女的基本情况,偏离了文章中心。作者应把重点放在歌女在艺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泛泛描述宋代歌女的情况和特点。第三部分回到了主线,分析了宋词创作中即席而作的特点等。不足之处在于略显分散凌乱,每个论点都没有深入挖掘。我建议,取消第二部分,按照作者(词人)、表演者(歌女、乐工)和传播者(书商)三类角色的依次分析他们在宋词艺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宜。
8. 汪超《论辛弃疾词中的地名》评析
本文主要分析了辛弃疾词作中的地名与情感表达、现场书写的关系。作者将辛弃疾的地名联想分为四类:在当地填词用当地地名、因所涉之人而旁及地名、因典故而及地名和因相似而及地名。另外,作者还发现了辛弃疾运用地名时的几点有的现象。一是故乡的缺失,辛弃疾几乎不提山东故乡的地名,仅有一首还是因人及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辛弃疾的客愁通过其他方式体现,有意克制对故乡的思念。二是对“长安”的使用。辛弃疾毕生未曾踏入长安,所以长安这个地方承载的多是文化意蕴。三是信州地名体现稼轩他乡变故乡的心态。在最后一部分中,作者探讨了地名运用的文学意义,试图从辛弃疾这一个案推广到普遍。
本文相当规范,发现问题相当敏锐。有几个小问题,可以深入挖掘辛弃疾为何避免故乡,又为何将信州作为故乡。可以增加南宋其他词人的地名使用的横向对比,突出辛弃疾的独特性。辛弃疾使用地名的独特性与词风有何联系?
通过对以上八篇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届词学会议上展示的论文选题多元化,颇富新意,文献掌握的广泛程度和研究方法的创新都令人瞩目。我们作为新一代学人,应吸收前辈学者的精髓,并融入当代的科技手段与思想潮流,开创新一代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