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游学报告
西游杂记
来自: 时间:2015-10-29浏览:

单聿豪

一直觉得,读书与学习,大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要去读书了。”和“我要去学习了。”倘若将这两句不假思索地念出声来,其中差别便很好想象了。“我要去读书了。”似乎对应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茶一书卷,竹影风声,童子于其间,有的是点禅意。而“我要去学习了。”则总觉得是一小童穿着制服背着书包正步入校门,着实实在。

这朦胧与否的区别,全在一个“悟”字。读书,其要在出离,出离文字,出离拘束,而升格进入感受的世界,在那里让所感所悟化成的想象铺展。就当做一场大梦,即使醒来全然忘记那些前一刻还历历在目的梦中所见,那又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呢,如果是个美梦,欢愉会留在整个身体里,让人带着笑醒来。这还不需要感激与知足嘛?

我记性不好,小时候的事情记不太清了;念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隔一段便能忘个大概;去过的地方,也是不是忘了地名儿就是忘了那些干过的事情。可是我又懒,没写过日记、不乐意做那些个书摘,对于游记,也是一时兴起写过一些后来便再不动笔了。于是会模糊的就都模糊了。

这样的人生还是蛮心酸的,会一不小心丢掉了回忆,或者,丢掉了支撑起回忆的小情绪和小细节。不过我还是喜欢读书,看电影,去旅行。或许不是为了记得什么,而是一种必须要更新的冲动,一种让浑身上下都朝气蓬勃充满好奇的冲动。这点我还是相信的,记忆会溜走,但只要彼时彼刻真的用心去感知感受过了而非单纯地用大脑作出反应,就一定有东西以不知道的方式悄悄留下带给人以变化,好奇心被刺激且滋养着,而我们也被重新增减。就像很多人说看书这事儿,同一本册子,今年读和明年读是两种感受,十年后再读又更是一番不一样的体验。文字的确不再变化,但变化的是我们增减更新后的自己,是我们能被文字刺激出的想象与感受,说到底,是我们悟到的境界不一样了。

心是敏感的敞亮着的,我们就有很多机会被不断更新。其实绕了那么半天,只是为了说到游学上。古人该是喜欢把读书和行路两件事放在一起的,不然也不会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碗鸡汤的世代相传,也不会对唐玄奘、徐霞客这样徒步旅行先驱者怀一些艳羡(虽然这两位前辈大概都有着更值得敬仰的贡献,但若缺少那番跋涉的经历却也是万万不可的)。当然,不可否认,本着对许多古代读书人实用主义的判断,他们读书甚至行路极有可能只是入仕得宦达的必要途径,但我还是相信,抛开那最高纲领,他们很多人大概也真的是喜欢读书的,也乐意去四处走走看看如果条件允许。读书与行路之于他们,大概也都是生命体验的一种方式,抛开书中所习得的必要知识和行路途中所看到的新奇见闻与结交的伙伴,也许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通融,于文字之外的感悟,于所见之外的感受,它们最终都会通融于读书人的精神理想与内心安适中,让他们觉得在收获在提升,让他们觉得在修习圣人之道。

的确,或许可以找出无数的例子来证明以上所说的所有都是迷魂汤,伪命题,或者说是唯心性者的一次自我狂想。念过很多书的人、去过很多地方的人不见得有很多见识,也照样能作出粗鄙不堪、令人发指的事情,他们的修养真的因此得到提升?他们的境界真的因此得到开阔?而那些所谓的“感受”又真的比坚实的诵读学习积累更有意义?我不知道,我回答不上来。我能确定的,只有读一些的书时我常觉欣喜,去一些地方时我亦心里头愉悦充盈宁静,不是每一本书每一处地方都给我这般美妙的感受,但是但凡遇上,那份喜悦,却总是那么纯粹,就像突然发现冬天将去时园子角落里竟自开放的一朵迎春,就像正饿着却揭开锅发现里面是汁水正浓甜香四溢的东坡炖肉,情不自禁地让人感激。需要机缘的事情最让人惊喜也确实值得感激。所以读书、旅行之于我,即使最终没有了些多少显得宏大的好处,但那份因文字或所遇见之经历事物所碰撞出的欣喜与感激能够一时闪过,也就值得常读常行了。

不知学院开展“游学”的初衷是什么,反正我是很喜欢的。“游而学之”或者“游而悟之”或者“游而欣喜之”,在我看来,不管符合哪一点,游学便有了它的意义。以下不愿如游记般详尽记叙,但挑拣自己心悦处记下。

从北京到敦煌、一路向西、绿皮火车,光看关键词便有些文艺小清新笔下的浪漫味道。火车晃晃悠悠,人儿晃晃悠悠,心里的歌儿晃晃悠悠……

第一个要记的是兰州的兰州拉面。吃了二十来年的拉面,却是第一次追根溯源。我不是一个爱吃东西的人,或者说“吃货”,却也被那碗汤面惊喜到了。写不出什么像样的美食点评,但它真的看着让人很有食欲,汤很香,肉很香,面很好吃。老师说,面的好坏在于汤,这汤,天不亮便开始熬,熬到早上开张迎客,牛肉牛骨的鲜味,辅以佐料调味,所有的精华与功夫全在那一碗汤里。所以,要早起才有好汤喝,才有好面吃哦。幸运的是,我们到的很早,喝的便也是好汤。

第二个要记的是初到敦煌时洗的澡。杨绛先生有本书叫《洗澡》,虽然她记的是虚洗我记的是实洗,但足见洗澡也不是什么难登大雅之堂的事情,于是便写下来了。对于一个习惯天天洗澡的孩子,火车旅行唯一的折磨便是不能洗澡。整整两天,滴水未淋的感觉简直就像久旱不逢雨,到了敦煌,想干的第一件事也是唯一一件事便是洗澡。旺季清晨的酒店,并没有房间让我们得以即刻入住。于是万般哀求,终得店员指引,前往潜藏的多人间的公共浴室。头皮沾水的那一刻,幸福。

第三个要记的是吃酒食肉。西北,最多的是羊肉。同行的辛老师是正儿八经的西北汉子,更庆幸的是,是一枚来自西北的吃货,深谙食道。于是我们得以遍食西北特色。犹记得一次敦煌夜里,师徒四人于大排档,擼串儿、抓饭、饮西北姜啤,扯地北天南,配上二两敦煌的微凉夜风,快哉快哉!

第四个要记的是窟,不过不是莫高,而是榆林。莫高窟的存在,从某个角度看,对于它的姊妹洞窟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幸事,虽然略显得苍凉,颇有些董存瑞舍生炸碉堡的英雄无奈,但实情却是如此。莫高窟的盛名与价值成就了它的火爆,也满足了无数游人到此一游的强烈欲望。于是,大家都去了莫高窟,自然地,便少了对于诸如榆林窟之类的觊觎。而榆林窟里的壁画们,也因此多少可以更安静平和地生活下去,不必为了和热情游客们呼出了各种气体和猝不及防的闪光灯做一番殊死挣扎。榆林窟的壁画就公开开放的洞窟而言,比莫高窟保存的完好太多。几千年前的工匠们,生生用自己的信仰在这片不着人烟之地辟出了佛国的圣堂。窟外的灼热在步入洞窟的那一刹被消解隔绝,每一个洞窟里似乎都是另一片世界。壁画的精美细致不必多言,从颜料的取材到纹饰的技法,每一处细节都令人赞叹叫绝。但最动人的,是造像们。壁画上的那尊尊佛像、菩萨、飞天或是佛教故事中的普通人物,尽管似乎静止地存于画中,但他们有情绪,每当细细体察,或与画中的他们对视,似乎可以体察到这静止下的生气,透过他们的表情,他们绝不是僵死的,他们有能力交流,有能力表达。这种生命,被创造他们的人所赋予,千年前的古人们,把自己的想象感受融进画里,于是便有了他们。也许不需要时光隧道,我们便有方式和那些逝去的人们好好聊聊。这种感觉很奇妙,希望有一天再来到这里,静静地,久久地,好好看看。

最后一个要记的是这趟旅程,二位老师带着三位学生,一起度过六天。我想大学里不会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学生与老师这样相处,那么轻松自在,亦师亦友。我们可以聊八卦开玩笑,也可以谈家庭说理想。上过两位老师很多的课,但从未有一次让我觉得和老师们如此贴近。这样的感觉很棒。

总而总之,我想这次西行敦煌的游学是有所获的,至少,我们收获了旅程中的点点欣喜与有些可能再不会有的体验,如前所说,要感激,不管游学是否会长久在我们身上施以影响,但那份欣喜在那一刻的闪现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