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南京”是避不开的一个烙印:石头城、金陵地、秦淮女、六朝魂、红楼梦......“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成为国学记忆中那一方绕不开的魂梦水土。为了更好地探究南京作为帝都的背后所留下的历史风貌、所蕴含的文学风情,在梁海燕、陈伟文、张齐明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八位国学院2012级的本科生在十一月那深秋的烟雨寒风中南下金陵,涉进一个个引人追忆的旧梦片段。
一、游学行程简述 :
我们于11月19日-22日在南京进行了游学活动。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多个南京的名胜古迹,而各个景点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不尽相同,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领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景残存。
而具体的游览安排如下:
11月19日:古桃叶渡——秦淮河——吴敬梓故居——夫子庙(江南贡院、夫子庙大成殿)
11月20日:与南京大学文学院师生交流——南京博物院
11月21日:栖霞山/栖霞寺——鸡鸣寺——玄武湖
11月22日:明孝陵——中山陵——六朝博物馆
二、重点游览情况介绍
古桃叶渡:我们于19日中午到达南京,而之后去的第一站就是秦淮河上的“古桃叶渡”遗址。“桃叶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因传称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在此迎接其爱妾桃叶并作《桃叶歌》而闻名。《桃叶歌》写道:“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由此,桃叶渡也成为爱情风月之地的象征。后因河道城市发展,古渡口渐渐没落,但是隔着绿水眺望古朴的“桃叶渡”牌坊,旧时渡口河舫竞立,灯船萧鼓的繁华景象仍能通过我们的想象频频演绎。在岸边亦留有古来众多文人墨客的题词碑刻,如宋代词人姜夔就题下《杏花天》一首:“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江南贡院:沐过桃叶渡的绿水情丝,简单参观过吴敬梓故居后,我们进入夫子庙区,参观了江南贡院。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夫子庙学宫东侧,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江南贡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经历代修缮扩建,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在贡院中设立着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科考过程以及民间与科举有关的风俗文化,活生生在我们眼前再现了当时“鲤鱼跃龙门”的艰难过程。
科举制作为古代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不仅在当时对于整个文化体系的构建和官僚体制的改进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对今天我们整个社会重视知识的氛围以及选拔人才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夫子庙大成殿:大成殿是南京夫子庙的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我们在参观大成殿时,在殿前瞻仰了目前全国最高的孔子白玉雕像。而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6.50米、宽3.15米。除此之外,大成殿内四周墙壁镶嵌有《孔子圣迹图》壁画,采用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翡翠及黄金珠宝、罗钿等名品饰件以浮雕镶嵌造型,每幅画高2.5米,宽1.3米,计38幅,内有人物雕像408位,所雕人像及亭台楼阁、人文故事等,栩栩如生,非常传神,表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典范形象。光“孔子诞生”这一情节,圣迹图就展现了多种预示的说法,体现孔子“圣人”之特点。虽然其中有些情节在专业角度看来过于夸大,但是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民间对孔子的信仰崇拜。
与南京大学文学院师生交流:在20号上午,我们来到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和文学院的师生代表进行了交流。会议开始,由梁海燕老师首先向南大文学院师生简单介绍了我们国学院的设置特色以及游学的设计目的。之后,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徐老师主持了此次交流会,我们通过自由交流的形式和文学院各个专业的同学代表进行了各方面的交流。在学术方面,我们和南大文学院外国文学专业的同学交流,从而了解了我们所不太涉及的外国文论知识,而他们也从我们身上更多地了解了国学;而在专业领域相似的同学之间,大家就自己的兴趣点也进行了沟通和意见交换,受益颇丰。而在学校生活方面,我们也对比了南大和人大的不同,彼此感受了对方不同于自己的青春生活。
南京博物馆:我们在第二天下午参观了南京博物馆。馆体以方体岩石构成多个展馆,而主馆则以传统的宫殿造型构成。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它分为历史观、特展馆、艺术馆、民国馆等多个展馆。因时间有限,我们主要参观了历史馆和特展馆。在历史馆中,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参观了南京从远古时代到清代的演变发展过程。而在特展馆,我们有幸目睹了南京博物馆诸多镇馆之宝如“广陵王玺”、“金观音菩萨立像”等等。
栖霞山/栖霞寺:第三天一早我们乘车赶往南京市郊的栖霞山。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去时正赶上栖霞山赏红叶的最好季节,游人如织,因此我们也有幸饱览了枫红美景。
栖霞山上有栖霞寺。栖霞寺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南朝时期与江南鸡鸣寺、江北定山寺齐名,是目前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栖霞寺中有著名的千佛岩,虽经岁月风化和战火摧残,很多佛像已经残破不堪,难辨踪迹,但是这些南北朝佛像所流露出的时代审美和历史信仰精神却犹能感化我们。寺中还有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七级八面,用白石砌成,高约15米。塔基四面有石雕栏杆,基座之上为须弥座,座八面刻有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图”,有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出游西门、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和涅槃。整个舍利塔造型精美,不仅是隋唐时期江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
鸡鸣寺:从栖霞山返回后,我们去了著名佛寺——鸡鸣寺。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在烟雨寒风中,我们从“鸡鸣寺”的牌坊而入,侧身而望,红黄的佛寺建筑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让人瞬间领略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着实动人。梁武帝多次舍身鸡鸣寺,更让这座佛寺在历史中具有非凡的意义。寺中有药师佛塔、观音殿、大雄宝殿等等建筑,更有“胭脂井”——传说隋开皇九年,隋文帝发兵灭陈,隋军攻入台城之时,陈后主与其妃张丽华、孔贵嫔藏入此井,后被隋兵发现而成为俘虏,故又名辱井。俗云“石井栏石脉”,以帛拭之,作胭脂色,故名“胭脂井”,又叫“辱井”。我们入寺时,正碰上大雄宝殿内众尼僧在进行诵经活动,富有节奏韵律的诵经声伴着深秋的雨水,袅袅环绕着鸡鸣寺,让人不禁心静如水。
明孝陵: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去了明孝陵。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其马皇后的陵寝。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它更是创了明清帝王陵寝的建造规格。后世皇陵多仿其而建。没有路过下马坊,我们直接从神道而入,神道上矗立了两对武官、两对文官石雕塑像,武官佩剑硬挺,文官拱手儒雅,神态各异。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而陵墓中多见清朝皇帝的题词碑刻,如康熙命曹雪芹祖父曹寅所刻“治隆唐宋”的石碑。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为安抚反清复明势力和民族矛盾而采取的怀柔政策。
中山陵:参观过明孝陵后我们来到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层层建造,远望而去十分壮观。而建筑颜色以民国“青天白日”为主,才白墙青瓦,较于传统红黄颜色而言,更显清雅肃穆。与明孝陵相比,来中山陵吊谒国父孙中山的游客的确更多。
六朝博物馆:我们在南京的最后一站,来到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汉府街,东箭道以东,长江路以北,系原六朝建康城遗址的一部分的六朝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相比,六朝博物馆显得较为小巧,但是内部布置尤为精心巧思。博物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领衔的贝氏资深设计团队担纲设计,馆内分为四个在展厅,分别为六朝城市生活展馆、千古风流展厅、六朝风采展厅等,全方位向我们展示了六朝多方面的历史风貌。我们也目睹了镇馆之宝“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和“青瓷莲花尊”,后者在远山背景布置下美得震撼。
通过这短短南京四日的游学经历,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以致用,从真正的实地考察中去领会书本中仅仅字字写过的历史、文学作品。不身临其境,很多感知显得单薄,而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过这片土地后,不管客观上获得知识多少,从主观上我们都拉进了和那些历史片段的距离。感谢老师这一路的辛苦陪伴,也感谢伙伴们一路相互帮助,更感谢南京这一方水土,遭受战火岁月之后,仍能在吴侬软语中温情地守护着民族的一脉精髓。(国学院2012级本科 何灵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