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国学生逆袭“史上最难就业年”
来自: 时间:2013-06-26浏览:
燕赵都市报驻京记者 栗占勇 孙磊 中国人民大学32名国学生“不愁嫁” “我花了很多时间读书,一周大概能看两本书吧。《论语》几乎是‘逐字’读的,《十三经注疏》版《论语》、皇侃注《论语》、朱熹注《论语》、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乃至敦煌出土的郑玄注《论语》,都仔细阅读过,这确实让我很少有时间接触社会。” 这是国学生吕明烜的大学生活,他从2007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便沉浸在国学典籍的浩瀚海洋。经过六年的本硕连读,他考取北京大学汤一介先生的博士生。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共有2007级32名毕业生,其中有8人考取北京大学和海外名校的博士生。 2007级国学班班长徐业承写得一手汉碑小楷,读过大量国学典籍,对四六骈体文的写作也很熟悉。这些背景成为他求职的“通行证”。他面试过媒体、企业甚至证券公司,拿到了好几个录用通知,最终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做文职。应聘时,他笔试环节抽到的题目是给台湾一家友好协会写封电函,要求竖排,四六骈体。徐业承凭着深厚的国学背景写出骈体文,打动了用人单位。 王强的就业单位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这所中国第一流中学的门槛非常高。在试讲环节,王强讲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援引《世说新语》,形象描述了王羲之笔下的魏晋文人风骨,“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他旁征博引,深厚的国学背景让他从7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被录用的三人之一。 原籍北京的秦雪在国学院重点研习史学,但对现代传媒非常钟情,她拒绝了北京一所211高校的正式编制,与中央电视台签约,拥有国学背景的她将成为一名现代媒体人。原籍上海的沈丽在国学院研习西域历史语言专业,在现代职场的应聘中却像“常胜将军”,她曾面试过壳牌石油、法国石油、马来西亚石油等公司,其中除了马来西亚石油,另外几家都进了最后面试。但她最终选择了与西域历史语言专业相关的民族团结杂志社。 2013年因为699万大学生毕业求职,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07级32名硕士毕业生却像皇帝的女儿一样“不愁嫁”,除了8人攻读博士,23人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还有一位同学已有意向,正在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于2005年,以期接续几近中断的国学传统,曾是教育界的一大新闻。国学院的学生是本硕连读,学制六年,专业课程有《论语》研读、《诗经》研读、《史记》研读、《周易》研读、《文心雕龙》研读等。这些像古代士子一样的国学生能否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现在,32名国学生的就业状况给出了答案,他们在“史上最难就业年”里的逆袭,足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国学的价值。而实际上,国学院的前几届毕业生也分得不错,几乎没有失业之虞。 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武汉大学等也有国学专业,但总体情况是,开设国学专业的高校很少,国学专业的学生也很少。国学专业的学生在“史上最难就业年”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相反,他们相对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分析原因,一方面,国学生都属于名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国学生的数量很少,而人才需求的结构中,国学生的需求远远没有饱和。 除了国学专业,与国学相关的一些专业也有类似现象。比如,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就业状况也比较好,有的书法硕士与国家图书馆、北京的中学等单位签约,有的去了高校。 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现代中国需要国学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用六年时间研习中国文化元典的国学生如何面对现代职场?满腹的经史子集能否帮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这些问题的实质是,现代中国是否还需要国学?现代中国应如何对待具有数千年传统的国学?带着这些问题,本报驻京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教授。 国学生的优势在哪里? 燕赵都市报: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学生却能顺利地找到理想的工作。国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黄朴民:近几年国学院的学生就业总体上比较好,今年尤其突出。我们国学院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高等院校中第一家国学院。它以教学为主体,同时也包含了科研、社会推广、国际交流等。它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符合了国家传承文化、弘扬文化这一时代主流,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体现在软实力、硬实力多个方面,而文化是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内涵。我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但不能忘掉自己的根,要珍视和维系我们的传统,充分借鉴和运用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 我们的老校长、也是我们的国学院院长纪宝成教授曾说,一般的人学习知识的来源有三个,第一个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汲取,第二个是横向地学,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第三个是纵向地学,从历史当中学,从传统文化里面学。我们有时候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抬头看看,也许旁边就有座石桥。走过这座石桥,根本就不用摸石头过河了。这座古老的石桥就是传统文化。我们国学院可谓是应时而生。一方面,我们国家自身发展要突破瓶颈,要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启迪。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要真正融入世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国学乃是一个必然选择。 我们从事国学教育与研究不是简单的复古,换言之,今天我们提倡重振国学,是指用新的科学的方法,站在今天的立场,用全新的视野,用世界的眼光,去重新认识国学。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我们倡导的是大国学、新国学,不仅包括经史子集,还包括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既有传统的国学主体部分,如经学、史学、子学、文学,更包括了国学中新的亮点、新的增长点,诸如西域历史语言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国学的第二个优势是,对各个学科的贯通。近代以来的文、史、哲学科分类是有意义的,任何一种学科的建立,都有它的合理性。但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包办天下。我们国学教育与文、史、哲分科教育其实是互补的,它在教学当中比较注重打通传统文史哲分科的那种界限,尽可能做到贯通,培养通才型人才,中国传统学术有辞章之学,相当于今天的文学;义理之学,相当于今天的哲学;考据之学,相当于今天的历史学,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三者完全分开的话,这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就破坏了。另外,中国的学术有自己的特色,经学、史学里的好多东西,你很难认定是哪一科的,你说《史记》是什么?它不仅包括史学、文学,而且包括着深刻的思想,更包含有天文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内容,需要进行整合性的综合研究。 国学专业的第三个优势是回归元典。我们的课程设置中,特别重视古代经典的学习与诠释,例如,《论语》是一门课,《孟子》是一门课,《老庄》也是一门课,这种课程设置的好处是,学生通读一本经典以后,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时候“以一驭万”,即所谓“一法通,万法通”。 国学专业的第四个优势,我们借鉴古代书院式教育的经验与做法。近现代工业化后的教育方式中,一大特征是批量生产。有些专业需要和适宜于批量化生产,比如社会科学领域的不少学科,而人文科学的个性化特别突出,手工作坊式的路径,师徒相传的方式,或许仍有存在与坚持的必要。我们借鉴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一是实行全程导师制,二是实行游学制度,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每个国学生的本科和硕士阶段各有一次游学机会,到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名城游历,从感性上认识当地的历史文化。此外,我们实行六年的本硕连读制,不要小看这个学制问题,它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外界非学术因素对学生们的干扰,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稳定作用。 国学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大地 燕赵都市报:许多人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是培养国学大师的,而有的学生却走上了和国学看似“不搭边儿”的工作岗位,比如有的同学去了银行,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黄朴民: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中国有多少国学大师?民国时期是国学比较兴盛的时期,但也仅仅出现了马一浮、章太炎、马叙伦、王国维、陈寅恪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学大师而已。任何事业都有两种状态:理想态和现实态,分子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分母。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国学院一定是以最高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可国学大师凤毛麟角,现在没有几个人了,将来也不可能多到哪里去。可是假如没有一个崇高的目标的话,事业就没有一种庄严感、神圣感。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放低身段,脚踏实地。温家宝前总理曾经说过,要仰望星空,脚踏大地。培养国学大师就是我们的“仰望星空”。而培养更多的国学传播者、文字工作者等普通劳动者则是我们的“脚踏大地”,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著名思想家的思想都是二元的,像康有为的“大同书”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理想诉求,可是在实践中他真正践行的是维新改良。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大同,“祖述尧舜”“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可他真正努力方向,是致力于“宪章文武”,是恢复“文王、武王、周公”的“小康”。 国学院有些学生进入到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慕尼黑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深造,他们的外语水平、视野思维和研究潜力,与当年同年龄段的我们相比,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相信,将来一定有国学生的国学造诣超越他们的师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 有些工作与国学的教育研究并没有直接联系,可同样能够发挥一技之长。比如公函写作、邮件联系中,许多人写的公函意思表达不清楚,味同嚼蜡。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国学专业学生的文笔好,能够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胜任愉快。 同时,这些学生可能会带动身边的人接触国学,使社会上普遍弥漫的那种浮躁、焦虑的心态沉静下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下,什么时候应该舍得,这是国学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文化不是学习来的,而是熏陶出来的,我是浙江绍兴人,鲁迅、周恩来、蔡元培、马一浮、马叙伦都是绍兴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名人,开句玩笑,那可都是臭豆腐、梅干菜、加饭酒的混合味道熏出来的。这些学生像种子一样,渗透于天地之间,改变各行各业的人们对于国学的认识,提升民众的人格魅力。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骑驴找马也是正常的现象。实际上,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会选择往低处走,历史学家李零有一本书就叫做《人往低处走》。这是年过五十、看透世事而有大智慧的人才会有这种觉悟和认识,年轻人还是应该往高处走。 一个学院也是一个团队,包容心是很重要的方面。就业并不是唯一的,我们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由选择。其实这正好也说明了国学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老子有一句话“多则惑,少则明”,人在面临众多的选择时难免会产生迷惑。假如我遇到这样学生的话,我会劝告他,继续研读国学。 国学专业不是“多多益善” 燕赵都市报:中国人民大国学院的学生就业状况很好。这是否说明,国学专业,以及中国传统文、史、哲专业将会受到职场欢迎? 黄朴民: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少则明,少则得,我们人大国学院,还有武汉大学国学院等单位属于“就此一家,别无分店”,而中国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大一个就业市场,要消化几十个、百多个国学专业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就好像说,发行一套学术专著,大陆印5000册,可以卖光了;台湾印500册,可能好长时间也卖不完。你说台湾人不爱学习吗?台湾人同样爱学习,但是它就那么小一个地盘,很容易就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好多专业也是这样,假如大陆出现200个国学院,学生同样也分不出去。另外,我们毕竟还是处于首都北京,依附于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名校。人家不仅仅看重国学专业的背景,更是对人大这种名校地位的认同。中国的教育就怕一哄而起。法学好不好?经济学好不好?管理学好不好?可师院、师专都办法学院、财经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需要这么多吗?新闻工作者需要这么多吗? 当代社会中,国学传统几近中断,国学人才太少了,所以中国人民大学做得好一点,就会得到社会加倍的重视和欢迎。我们社会对国学是有需求的,而且这个需求随着我们国力的增长,随着我国对文化的日益重视,将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恒量的需求。 燕赵都市报:国学在现代职场中还有哪些作用? 黄朴民:在职场当中,国学可以改善我们的队伍结构,填补原来队伍的空白,提升职场队伍的总体文化素质,以及改善我们职场文化氛围,尤其是扭转价值错位的现象,我想,对于职场文化生态,国学是会发生影响的。现在由于诚信的缺失,大家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感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在社会生活中,大家都是加害者,同时大家又是受害者,取小利而舍大义,忘恩负义,投机取巧,这些东西,我们相信,国学所承载传统文化的精神会对这些东西有所批判,有所控制的,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国学一家可以承担的。还需要法制,需要其他的规章制度,还有领导的表率作用。这是多方面的。但国学从长远来讲,对职场文化建设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燕赵都市报:有人称,国学教育在大陆已经中断了60年,据您了解,国学教育在台湾是个什么情形?台湾的大学如何设置国学教育? 黄朴民:简单地说大陆的国学教育中断了60年是不准确的。我觉得应该说是“断断续续、苟延残喘”。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文化沙漠中,人们仍然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经典著作。当时批判儒家,推崇法家学说,客观上却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了《韩非子》、《刘宾客集》、《论衡》、《王文公文集》、《柳河东集》、《曹操集》等一批法家著作;同时当时为了批判儒家学说,也出版了一些儒家著作供批判用,因此我也借此机会阅读了一些儒家著作和诸如《神童诗》、《增广贤文》、《千字文》、《朱伯庐治家格言》、《三字经》之类的蒙学作品。 国学在台湾受到重视,一直以高校的国文系教育形式而存在。国文系非常重视国学中最基础的文化教育,比如训诂、文字、音韵等小学知识、版本目录学、经学等等。台湾的哲学系基本上都是西方哲学,中国的哲学必须以西方的哲学体系包装。 近些年人文学科的发展在台湾也遭遇了挑战。如今,台湾教授和科研人员的工资水平基本与以前持平,而大陆的高校教师的收入在迅速增加。面对如今的国学热和日益改善的科研环境,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学生,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最危险、最容易遇到挫折的不是在逆境中,而是在顺境中。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国学在发展中既拥有美好的机遇,但也依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比如说社会上在传播和普及国学方面可谓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人们对国学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也不乏片面或偏激之处,一些封建的糟粕,落后的观念,经常打着国学的旗号而沉渣泛起,另外,国学科研项目中真正有价值的难以获得经费支持,而那些偏重宣传而不是研究的课题却很容易申请下来。总之,开展国学教育与研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国学教育与研究事业拥有远大的未来,国学人才培养工作拥有光明的前景!乃是毋庸置疑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