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院学生到山东、江苏、浙江游学
来自: 时间:2008-09-09浏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8月22日至9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05级本科班和2007级研究生班的40多名同学先后到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游学,实地考察学习各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参观感受祖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卓越成果。 8月22日下午,游学出征仪式在世纪馆旁的百家廊前举行。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徐飞,副院长袁济喜、彭永捷等出席。黄朴民常务副院长和出席仪式的领导、老师希望同学们珍惜并充分利用游学的宝贵机会,认真感受学习祖国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实践中树立爱国主义情怀。2005级本科班团支书马俊杰代表参加游学的全体同学发言,表示将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以取得游学的丰硕成果。在热烈的掌声中,黄朴民教授代表学院向参加游学的同学授院旗。 出征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启程前往山东。在接下来10多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先后到被称为孔孟之乡的山东和拥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江苏、浙江参观考察学习。 23日到26日,同学们在孔孟故里、中华文化的源头和儒家文化的代表地山东省游学。在孟子诞生地邹城,同学们参观了孟府、孟庙,聆听了有关孟子生平及其思想、影响的学术讲座,并登上了峄山。在中华文化城曲阜,同学们先后走访了具有浓厚儒学气息的孔府、孔庙、孔林,并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聆听了关于中华文化源头的学术报告。26日,同学们攀登了五岳之首泰山,亲身感受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 结束了在山东的学习之后,27日到30日,同学们在江苏省考察学习。在京杭大运河畔扬州,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展示中国雕版印刷悠久历史和卓越贡献及扬州历史文化的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设有六次东渡日本的唐代律学大师鉴真和尚纪念馆的千年古刹大明寺、迄今为止全国同类墓葬中保存最完整的“黄肠题凑”式木椁墓葬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汉陵苑,以及扬州漆器工艺美术馆、玉器艺术馆,并聆听了扬州文化研究所专家主讲的扬州历史文化讲座。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同学们参观了吴王阖闾的墓地虎丘剑池,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拙政园,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封笔之作苏州博物馆,太平天国后期将领李秀成的宅地忠王府,以及坐落有中科大苏州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香港大学思培学院、南京大学苏州研究院和建设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的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园区,并聆听了苏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关于吴文化性格变迁的学术报告。 30日到9月3日,同学们来到本次游学的最后一站浙江省。在浙江省会、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杭州,同学们参观了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经讲学、有着梁祝同窗美好传说的万松书院,江南著名古刹灵隐寺飞来峰,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墓地岳王庙,包含有弘一法师曾经修行的寺院的“天下第三泉”虎跑泉,兼有优美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韵味的西湖十景,以及章太炎纪念馆和张苍水墓所在的杭州名人纪念馆。在名士辈出的绍兴,同学们先后到鉴湖女侠秋瑾故居、明代杰出文士徐渭青藤书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故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故居的三味书屋、百草园等参观学习,并考察了大禹陵和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故地兰亭。在浙期间,同学们还先后聆听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和绍兴文理学院专家关于浙东学派研究和古越文化的讲座。 游学期间,国学院的同学们边走边看,边游边学,在参观的同时勤记笔记,拍摄照片,并结合参观考察的见闻感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每次学术讲座后,都有一些同学向主讲的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问题。2005级本科班的黎臻说,游学的最大感受是发现了单纯学习书本和实地考察学习的不同,不仅使她加深了对课堂中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还让她见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和优秀文化,增强了对历史先贤和国学的敬仰认同,这也是她此行最大的收获。 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介绍说,游学是国学院为造就在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新一代国学研究与实践人才而安排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国学院学生的必修课。今年的游学是继去年2004级本科生游学之后的第二次。游学活动内容包括了游历文化古迹、参观古代著名思想家纪念地、感受改革开放前沿实况、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多方面,不仅要同学们学习感受优秀地传统文化,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从而使国学教育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紧紧相联。相信同学们通过游学和今后的不断回顾总结,能够逐渐达到把国学作为知识来了解、学习,作为智慧来领悟、运用,作为人生理想而不断追寻、求索的境界。 据了解,参加游学的同学们将根据此次游学的见闻收获,结合实际自选论题,完成游学报告,并结集成册出版,向社会各界展示人民大学国学院学子的风采。 相关链接: 国学院学生游学手记之 江南行 国学院学生游学手记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国学院学生游学手记之 诗一首:午后西子湖 国学院学生游学手记之 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