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安息,生者远行——新风雅诗社纪念五一二地震诗词
来自: 时间:2009-05-11浏览:
五一二周年祭組詩 董宇宇 其一 去年今日總心銘,血洗人間草亦腥。 地母何時聽指點,勝將椒酒慰亡靈。 其二 樓臺拔地自堂皇,重造人寰掩舊傷。 但使山河千載固,不須兩度看滄桑。 其三 年來稍得散陰雲,四海皆親意自殷。 如此天恩還拭淚,白幡幾處上新墳。 其四 荒墟千裏自哀哀,劫後梅花泣血開。 春去春來春不死,清芬仍向茂州來。 其五 九萬新魂宇內驚,當時旗降作哀旌。 天崩自有英雄氣,生死何須問姓名。 雨霖鈴·紀念5·12 劉芳 今經年矣,歎蒼天惡,施倒行厲。 川山萬裏悲盡,訇然劇陷,劈崖猿唳。 赤血殷塗野草,盡天府佳地。 淚落處,風起哀聲,憶至而今夢猶悸。 幫國四海同謀計,有寒衣,屋帳亦能庇。 天涯遠送糧米,需急物,萬方同寄。 更賴戎裝,入圮崩、勇但憑雙臂。 待協力,重理鄉園,慰告歸人祭。 漁家傲 晏雪蓮 岷蜀塵揚猶地泣,昆明灰劫天難濟。 處處哀魂風四起,千嶂墜,山河破碎殘陽裏。 稚子千尋何處覓?柰香一炷全無計。 啐酒萬杯何可祭?終難寐,鐵佛仍落他年淚。 【注釋】: 1、傳說漢武帝挖昆明池,在深處發現灰墨,問東方朔,朔不知,說可以問西域胡。到東漢明帝時,西域僧人竺法蘭來洛陽,有人問起此事,他說:“經雲,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餘。”見南朝梁釋惠皎《高僧傳·竺法蘭》。後以“昆明劫灰”等指大災難的遺跡。清尤侗《再題江郎山》詩:“乃知大災數,天地不能除,滄海或揚塵,昆明劫灰餘。” 2、柰,蘋果古稱。汶川地震後,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每天都到其孫子所在學校,於蘋果上插上一炷香祈福,泣不成聲地念叨:“我帶來了你最喜歡吃的蘋果,已經五天了,五天了……” 3、啐酒,古代酒禮。祭畢飲福酒。 清平樂·“吉娜”羌寨繡女 晏雪蓮 風清月怨,頻憶昔年難。 過了清明魂仍斷,姊妹無人能喚。 金窗珊枕明燈,描鸞刺鳳如生。 百囀且呼靈眾,明朝書屋齊興。 【注釋】:世界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曾羌、藏、回等多民族共處,和睦融榮;羌族同胞多處恬然的聚居村落——羌寨,曾黃發垂髫,怡然自樂。卻都因地殼的一次劇烈震顫,化為瓦礫瘡痍。重建美麗的羌寨,妥善安置羌族同胞,搶救並整理保護羌族文化,成為北川羌族自治縣災後重建的一項重要任務,擂鼓鎮貓兒石村“吉娜”羌寨的重獲新生,旅遊業大力發展,寨子裏有的農家打出“吉娜休閒茶莊”、“羌家別苑”、“農家書屋”、“羌鄉農家飯”等各種招牌,“北川羌繡”培訓班和展覽室也已開門待客收徒。 禦街行·汶川地震一周年祭 劉玉葉 殘垣斷壁依寒砌,雨乍起、悲音碎。 又逢一載斷腸時,星黯銀河垂地。 無情天地,嫉我沃土,天人長相憶。 滿城飛白無人寐,爾莫醉、收珠淚。 山河再煥需雄起,諳盡奮發滋味。 重拾錦繡,肩頭心上,無計相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