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
党团工作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党团工作
国学院2012级新生院史院情报告会暨师生见面会成功举办
来自: 时间:2012-09-18浏览:
2012年9月12日上午,古色古香的国学馆映衬在蓝天下,显得格外高大巍峨。在充满着迎新氛围的人大校园中,国学院为2012级本硕博新生举办的院史院情报告会暨师生见面会,于国学馆113室隆重召开。出席本次报告会的有: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徐飞、副院长沈卫荣、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梁敬芝及学院全体行政工作人员和部分教师代表。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徐飞主持。 报告会共五项议程,首先由执行院长黄朴民教授介绍国学院的院史院情。黄院长从“大国学”和“新国学”的意义讲起,他说,“大国学”的意义在于人民大学国学院不单是研究传统国学的主体——经史子集的学问,它是覆盖整个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国学,还囊括西域历史语言文化这一新亮点;而“新国学”则指我们的国学研究不拘于完全传统意义的国学,它是面向未来、与世界文化交流接轨,随着中华崛起、和平发展的文化,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体现。黄院长详细地讲述了国学院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学科特色,包括导师制、各教研室教师情况、学院指导思想、海外交流情况等方面内容,并向新生介绍了国学院系列特色活动,如国学论坛、学术活动月、游学、风筝节等等。让新同学们对国学院加深了了解,切实体会到国学院所拥有的独特魅力。黄朴民院长还以师从王仲荦先生的经历教育同学们要具备涵养谦逊、朴实、甘于奉献的学术品格,并以其师友的成才实例对同学们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殷切期望。 随后,黄克剑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进行了发言。黄教授通过引用宇宙速度的例子,向新同学们讲述人生应在自我超越中更新志向的道理。黄克剑老师讲道:“人的一生似火箭发射的过程。刚刚过去的高考仿佛是已经逐级脱落的助推器。待一级级燃料棒分离,火箭随之调整着自己的航向。这意味在座的同学们,当你步入”大学的时候,也需要对求学志向进行重新梳理,树立一种新的求学境界。”黄克剑教授还说:“真正明智的读书人不会全然留心于考试,而是在波涛汹涌的人生历程中变化视野,渴望最终能被历史认可。因此人生的选择不可滞留于眼前的得失,应该在自我超越中更新志向。人是‘有死的生命’,所以才有了对人生的终极性思考,也就有了励志的话题。”作为学院德高望重的在职教授,黄教授表达了他对于2012级新生的殷切期望与祝愿。同学们领略了尊师风范之时,又感受了学院老师的深切关怀。 接下来,2010级本科班的马子木同学以及2012级本科班的李嘉哲同学分别作为老生、新生代表在会上发言。马子木同学主要从学习、生活方面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感触。在交流过程中,他表达了希望新同学能够注重对经典著作原文的把握,充分体现国学学子所具备的高素质。而李嘉哲同学则站在新生的角度表达了新生们对于国学的热爱以及今后踏实求学的心愿。 最后,国学院副院长沈卫荣教授为报告会做了总结发言。沈老师指出,来到国学院学习,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并踏踏实实的去读书、去探索,并且建议同学们要学好古汉语和英语,学好古汉语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学好英语则是为了避免关起门来做学问的情况。沈老师期盼新同学们能够树立起信心,扬帆远航。 大学之道,在于深厚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息,更在于其博学鸿儒的铮铮铁骨与学人默默无私的诚挚奉献。大学所具有的关怀特性和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精神,要担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国学院学生的我们,更应在滚滚商业化潮流的冲击下,以傲立于群雄的姿态,完成启迪人类思想的崇高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级新生定会在此次报告会的指导下,获得学习和工作上的双丰收。 附1:黄克剑教授讲话原稿 2012级同学们:你们好! 祝贺你们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欢迎你们来人大国学院求学、深造!大约是我和我们在座的新生同学年龄差距最大、因而由此显现出的生命张力也比较典型的缘故,院里让我这样一名年逼古稀的教师在今天的迎新会上说几句话。 我想跟我们年轻的同学们说说“立志”。这话题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讲,弄不好就会变成大家都讨厌的说教。在我眼里,你们还都是些孩子。有人说对孩子们说一本正经的道理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只有说妖怪的故事他们才会意兴盎然。那意思不外是说,把玄奘去天竺游学取经说成有孙猴子参加进来的“西游记”,才会招孩子们的喜欢。但我今天无法把“立志”讲成降魔伏妖的故事,为了使这个话题不至于让你们觉得太乏味,我想从一个比方说起。 大家都知道一点火箭的知识,我也知道一点。据说,火箭有三级,每一级的燃料都不同,由不同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推动力也不同,这不同的推动力会产生不同的飞升速度。它一级一级地燃烧,最初一级燃烧完了,会自动脱落,接着第二级开始燃烧,第二级燃烧完了又会脱落,于是第三级开始燃烧。三级火箭产生的速度被称为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为每秒7.9公里,绕着地球转的人造卫星是凭着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第二宇宙速度为每秒11.2公里,绕着太阳转的人造行星是凭着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第三宇宙速度为每秒16.7公里,人们凭着火箭的这个速度把飞船送出太阳系,送到另一个星系。我说以上这些,并不是要为我们在座的各位蹩脚地述说一种并不准确的科普知识,而是要借此去说学人的立志。 不必讳言,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主导的流行观念是把考取大学视为最切要的目标的。许多家长对孩子所上小学以至幼儿园的选择,就已经寄托了孩子将来通过高考走进高校、走进名牌大学的希望。实际上,更多的学生就是背负着家长的这一希望,就是带着上大学以图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获取某种优势这一功利动机,才有了刻苦读书、学习的动力的。对于当下教育的这种情形我不想多作评说,我只想在承认现实的前提下,对经过高考而如愿进到高校——尤其是进到名牌高校——的你们这些幸运儿们作一种提醒:即便是对上面所说的高考动机作一种同情理解,我也要说,先前曾是你们的推动力的东西,现在也已经像是火箭的第一级,它所蕴藏的能量差不多释放完了,就是说,它有待脱落,以便让另一层级的东西提供新的推动力。这另一层级的东西,即是求学志向的调整,即是新的学习标高或新的治学境界的确立。 在古代,在隋唐至晚清科举盛行的时期,绝大多数读书人勤苦读书的直接推动力是所谓考取“功名”,是所谓中举、中进士,中探花、榜眼、状元。唐太宗当年私幸皇宫的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竟至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之叹。“彀中”,指射箭所能达到的有效射程,后来也被引申为牢笼之中、圈套之中。唐太宗是赢得了所谓“英主”、“圣君”的美名的,单是从这位帝王喜形于色的感叹,我们也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羁縻和笼罩。不过,我要指出的是,即使是那时,真正明智的读书人是不会全然匍匐于科举制度的,他们也会参加科考,但科考并不构成他们的界限;他们在中进士而被任命为官吏后,会变换一种视野,会重新确立读书、做人的目标,因此这些人往往不会溺于官场习弊,反倒最终能成为这样或那样的被历史认可的人物。至于那些特立独行、从一开始就不为科场功名所动的人,其心胸、气度和治学的境界就更不待说了。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历史局限,我无意苛责已成过去的科举制度,更无意切论当前这种以高考为枢纽的教育体制。我只是要以我自己的切身体验,劝告年轻的、有着多种可能的人生选择的学子们,在你们的眼目、你们的趋尚一度被时潮引领后,你们千万不可滞留于此,你们应当从更高远的志趣那里获得读书、就学的更大动力。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火箭”这个比喻上来,它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更耐人寻味的启示。我们在自我超越中不断更新志向的过程,犹如火箭多级推动力的逐级递进,火箭由逐级递进的推动力获得一种把人造天体送到某一预定轨道的速率,我们更新着的志尚则把我们引向精神宇宙的某个高度。火箭凭了它的速度使人造卫星、行星、飞船不致因为地球或太阳系的引力堕入尘埃,而这被送上轨道的人造卫星、行星、飞船却始终能够按一定运行方式同它所由发射的故土保持不离不即的张力。同样,我们高卓的志尚使我们得以自拔于尘垢,却又永远把那种不无终极依凭的现实关切投向大地般“厚德载物”的民众、父老。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曾说到两种存在:一是“有死的生命”,一是“不死的死亡”。人显然属于“有死的生命”的存在,对于人说来,死的阴影或正可以说增加了生的厚度。人因为有死,便有了人生意义何在的思考;有了人生意义何在这一对于人来说的赋有终极性的思考,人也便有了“立志”的问题。作为一个已经多少眺望到自己生命大限的学人,我殷切地希望有那么一些年轻的学人,立一个大志向,把学术作为值得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把对更高的学理的探取作为自己“可以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人生目标。如果有人能发愿、能立这样的大志,那么,我们民族的学术传承就不至于薪火绝传;立这样的大志的人多几个,我们民族学术振兴的希望就会多几分。今天由一个比喻说“立志”,其实只是要表达一种祈愿。然而,年轻的同学们,你们果真能明白这份祈愿的分量吗? 今天我的话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附2:马子木同学讲话原稿 承诸位老师盛意,指定发言,不胜惶悚。首先欢迎诸位至国学院就读。今就我个人两年来的学习经验陈述如下,因我的专业方向是清史、满族史,所谈或许偏向于史学,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诸位入读国学院,即当留心于国学院课程设置的优势,这里谈两方面。其一是涵括传统文史哲学的各个方面,百年前西方学术体制的引入使得学术研究日益专业化,但其中利弊兼有,优势自不必说,弊端则是传统学术被很不合适地人为划分为若干学科,譬如经学,在现代学术体系中便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国学院涵括文史哲的课程设置不是文史哲三学院课程的简单相加,其中即含有重建“会通”视野的尝试,这在文史哲三学院是见不到的。其二是囊括边缘研究,包括西域、蒙古、满洲等等。上溯学术史,晚清兴起边疆舆地之学,1928年傅斯年创史语所,即说不仅要研究“汉学”,还要顾及“虏学”,现在将边缘研究纳入国学,即是对这一学术薪火的继承。而当下西域研究以及蒙古学、藏学等等均可谓“显学”,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把握此机会,加强历史学与历史语言学的训练。 下面具体谈一些学习经验,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是课程,第二是读书。先谈课程,基础性的课程一定要上好,譬如经学史、通史、文献学、小学等,即使兴趣不在此,培养“通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课之外,则是专业选修课,此类就可以根据兴趣与方向进行自由选择。 其二是读书,个人认为,如果方法正确,读书的教益绝不在课程之下。张之洞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读什么书、选择什么样的版本都是至关紧要的问题。作为初学者,所当读的是那些最经典的、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典籍。本科正是打基础的阶段,也有较多的自由阅读时间,不妨选择古籍原典作为阅读的重点。事实上,读原典也正是国学院的一个特色。而原典的读法应该是“精读”,即选择最好的版本、投入最大的精力,如果有可能,还要尽量选择影印本自己进行点读,点校本只可以当作一种参考,如果只读不点,就不会有太深的印象。读时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后人的注文,譬如读《汉书》可用《汉书补注》、读《后汉书》可用《后汉书集解》,这样不仅能加深对原书的理解,还能领略到不同时代的学风与学者的治学方法。如果能在四到六年内精读几部原典,对于打好基础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并非所有的古籍都需要精读,很大一部分只要泛读即可,如杂史、笔记等等,既可作为消遣之用,也可在翻览的同时积累史料,还能为本学科增进兴趣。 近现代学者的论著也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如果诸位初读古书有困难,不妨先读一些民国时代通论性质的著作。读近现代学者的论著,应注重继往与开来两点。所谓继往,即对近现代的学术史有足够的了解,至少要对自己熟悉的领域的学术史有细致入微的了解。譬如要研究某一领域,需知这一领域内有哪些前辈学者,各做出了怎样的研究、取得了何种成绩,尚有哪些不足之处,有何重要书籍或基本史料可供参考,否则径入书海,将有无所适从之感。所谓开来,即是对学术前沿有所关注。建立起这种关注的最好途径就是及时阅读各种权威学术期刊,或者跟踪阅读该领域若干代表学者的最新论著。这样做的目的便是构筑自己的学术史谱系与问题意识,过程虽然艰难,但十分必要。 接下来略谈一下诸位学习中所面对的“视野”问题。学习传统的文史哲学,专精固然重要,但一定的视野也是必须的,前面说过文史哲“会通”的问题,此处另说对古代学术史的关照。清代汉学考据高度发达,可以说,现在研究任何一部古书,至少清代学术史是完全绕不过去的,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清代学术予以充分关注。其次,是跨学科的视野,学习传统文史哲学不全是钻故纸堆,有必要了解一些现代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但不应为理论所束缚,仅将之作为以一种参照即可。 应当指出,方法论是因人而异的,诸位还应在读书学习中逐渐养成自己的方法。最后引严耕望先生一语与诸位同学共勉:“学问时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谨祝各位在国学院学习愉快。 附3:李嘉哲同学讲话原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12级新生李嘉哲,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新生发言。 光阴似箭,我们从十二年寒窗中走来。一纸红书让我们激动地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聚在“天地人大”的光环周围,沐浴知识的光耀。 初入人大,看到壮观的明德广场,气派的国学馆,我们难掩惊叹和振奋。而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真诚的欢迎和热情的关怀,更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馨。这些最初、最真、最美的记忆,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道路上奋然前行。也希望我们12级新生,在人大的学术氛围中变得更加睿智,在人大的集体生活中结下浓厚的情谊,在人大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将在人大谱写自己生命的华章! 说到国学院,很多人问我,国学院是不是就是去学琴棋书画。其实,国学院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国学精髓、培养国学人才和建设和谐社会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接续文脉、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弘扬国学、立足当今、走向未来”的办学思路的引导下,以强烈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去体味其深厚的精神内核,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推动中华文化的振兴与发展。 带着这种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人大国学的憧憬,我在高考时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就是人大国学院。虽然从分数的角度我完全可以去法学或者商院,但我觉得能在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一生最幸福的事。我也希望能用生平所学,为文化的大厦添砖加瓦。 同学们,踏进大学的校门,荣耀已成历史,未来还需开创,此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这八个字已将我们的未来和祖国的明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将用青春诠释曾经的誓言,用汗水铸就明日的辉煌。我们要拿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 “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挑战,开始新的征程! 众所周知,人大从战火中走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经的筚路蓝缕,弦歌不辍,是今天人大的血脉;而今天人大的全国一流,是对先辈鞠躬尽瘁最好的传承。作为新人大人,我们将会用实际行动诠释“实事求是”的校风;作为新国学人,我们将会苦读经史子集,行走大江南北,传承经典,谱写国学新的诗篇。 最后,在母校迎来75周年华诞之际,祝母校越办越好。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